问答题
材料一:2010甲伪造了其他单位的合同章和公章后,假冒该公司的经理对乙说:“我聘你做业务员。”甲和一个乡镇企业签订合同购买衬衣5000件,金额15万元,约定定金3万元。甲找到乙说明自己的真实身份,让乙借3万元钱,乙对甲说:“要钱没有,但可以帮你联系销路。”后甲自己凑齐了3万元把衣服骗到手,乙把5000件衬衣以每件10元的价格卖给了服务城的老板丙。
材料二:2011年,丙用刚申领的银行信用卡多次消费透支1万元。丙无钱还款,后经多次催收后仍未偿还。2012年丙在逛商场时拾得他人信用卡1张,在ATM机上取款6000元。2013年偷拿朋友的信用卡刷卡,在ATM机上取款9000元,后被查获。
材料三:2013年1月,丁在太平洋人寿保险公司为自己购买了保险金额为30万元的意外伤害保险。同年6月,丁找到赵某,让其斩断自己的双腿,丁告诉赵某由于其伤害行为得到自己的认可,不会构成犯罪,并许诺赵某给其1万元的酬劳,在利益的诱惑下,赵某答应了丁,并依约斩断了丁的双腿,造成丁重伤。丁入院后,立即向保险公司申请保险赔偿。为保险起见,赵某请自己在保险公司工作的朋友陈某帮忙掩盖真相。在陈某的帮助下,该事故的鉴定人出具了虚假的鉴定结论,丁获得20万元赔偿。案发后,陈某向公安机关供认,在任职期间,其曾利用职务便利编造某客户重伤的事故,并将取得的保险赔偿据为己有。
阅读上述案情.请回答以下问题:
问答题
甲乙的行为如何定性?
【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甲乙构成了合同诈骗罪的既遂;丙构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甲伪造公司印章的行为与合同诈骗行为构成牵连犯,择一重罪处断,本案应定合同诈骗罪,乙成为合同诈骗罪的共犯。
问答题
对丙的行为如何认定?如构成犯罪,是否适用数罪并罚?
【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丙构成信用卡诈骗罪与盗窃罪,实行数罪并罚。该案中丙多次消费透支信用卡,经催收后仍未偿还的行为属于恶意透支,构成信用卡诈骗罪,丙捡到他人信用卡在自动柜员机(ATM机)上使用的行为也是信用卡诈骗罪,前两个行为不并罚,按照信用卡诈骗罪一罪处理,其认定金额为16000元。丙偷盗信用卡并使用的情况为盗窃罪,盗窃金额为9000元,与前边的信用卡诈骗罪数罪并罚。
问答题
丁构成何罪?
【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丁的行为构成保险诈骗罪,与赵某、陈某构成共犯。
问答题
赵某的行为如何认定?在丁承诺的情况下,赵某对于丁的重伤,是否应当承担民事责任?
【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赵某的行为构成保险诈骗罪、故意伤害罪,成立想象竞合犯,择一重罪处断。虽然丁承诺,赵某仍应对其行为承担民事责任,但是仅承担一半责任。
问答题
陈某帮助丁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陈某到案后供述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
【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陈某帮助丁的行为构成保险诈骗罪。陈某到案后供述的行为构成贪污罪,成立特别自首。
本案属于诈骗侵财类,主要涉及罪名:合同诈骗罪,集资诈骗罪,信用卡诈骗罪,保险诈骗罪,非法经营罪,伪造、变造、买卖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罪,伪造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印章罪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