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题 K企业专门从事甲、乙两种产品的生产,有关这两种产品的基本资料如表1所示。
 表1
甲、乙两种产品的基本资料

单位:元
产品名称 产量(件) 单位产品机器工时 直接材料单位成本 直接人工单位成本
1000 4 5 10
4000 4 12 4
K企业每年制造费用总额为20000元,甲、乙两种产品复杂程度不一样,耗用的作业量也不一样。K企业与制造费用相关的作业有5个,为此设置了5个成本库,有关制造费用作业成本的资料如表2所示。
 表2
制造费用作业成本资料

单位:元
作业名称 成本动因 作业成本
(元)
作业动因
甲产品 乙产品 合计
设备维护 维护次数(次) 6000 8 2 10
订单处理 生产订单份数(份) 4000 70 30 100
机器调整准备 机器调整准备次数(次) 3600 30 10 40
机器运行 机器工时数(小时) 4000 400 1600 2000
质量检验 检验次数(次) 2400 60 40 100
合计   20000      
    要求:
问答题   采用作业成本法计算两种产品的制造费用。
【正确答案】

首先计算各项作业的成本动因分配率,计算结果如下表所示:

作业成本动因分配率

单位:元
作业名称 成本动因 作业成本 作业量
甲产品 乙产品 合计 分配率
设备维护 维护次数(次) 6000 8 2 10 600
订单处理 生产订单份数(份) 4000 70 30 100 40
机器调整准备 机器调整准备次数(次) 3600 30 10 40 90
机器运行 机器工时数(小时) 4000 400 1600 2000 2
质量检验 检验次数(次) 2400 60 40 100 24
合计 20000  
   计算两种产品的制造费用,计算过程与结果如下:

甲产品制造费用=8×600+70×40+30×90+400×2+60×24=12540(元)

乙产品制造费用=2×600+30×40+10×90+1600×2+40×24=7460(元)

【答案解析】

问答题   采用传统成本计算法计算两种产品的制造费用(采用“机器工时数”作为制造费用分配依据)。
【正确答案】

已知甲、乙两种产品的机器工时总数分别为4000小时和16000小时,制造费用总额为20000元,则:

制造费用分配率=20000/20000=1(元/小时)甲产品的制造费用=4000×1=4000(元)

乙产品的制造费用=16000×1=16000(元)

【答案解析】

问答题   分别采用传统成本计算法和作业成本法计算上述两种产品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结果保留三位小数)。
【正确答案】

两种成本计算法计算的产品成本如下表所示:

单位:元
项 目 甲产品(产量1000件) 乙产品(产量4000件)
总成本 单位成本 总成本 单位成本
传统方法 作业成本法 传统方法 作业成本法 传统方法 作业成本法 传统方法 作业成本法
直接材料 5000 5000 5 5 48000 48000 12 12
直接人工 10000 10000 10 10 16000 16000 4 4
制造费用 4000 12540 4 12.54 16000 7460 4 1.865
合计 19000 27540 19 27.54 80000 71460 20 17.865

【答案解析】

问答题   针对两种成本计算方法在计算甲、乙两种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及单位成本的差异进行原因分析。
【正确答案】

上述计算结果表明,在传统成本法下分摊制造费用采用机器工时标准,乙产品的产量高所以分摊的制造费用数额就高,在作业成本法下,制造费用的分摊根据多种作业动因进行分配,甲产品的产量虽然不大,但生产过程作业难度较高,所以按照作业动因进行成本分摊反而分得较多的制造费用。这种分配方法更精细,计算出的产品成本更准确,更有利于企业做出正确决策。通过计算可以得出,传统成本法下甲产品的单位成本19元,乙产品的单位成本20元,甲产品低于乙产品,单位成本相差不大;但在作业成本法下,甲产品的单位成本为27.54元,乙产品的单位成本为17.865元,甲产品成本远远大于乙产品成本。

【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