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 试论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价值规律的作用机制。(西南财大2005研)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只要存在着商品经济,价值规律就必然起作用。社会主义经济仍然是商品经济,价值规律也必然要发挥作用。价值规律的作用借助市场机制得以实现。价值规律的作用机制就是市场机制,就是市场的各种要素,包括价格、供求和竞争等因素之间相互作用产生的功能。市场机制主要包括价格机制、供求机制、竞争机制和风险机制。其中,价格机制是市场机制的核心。价值规律是市场机制发挥其功能的基础,市场机制是价值规律得以贯彻的形式。在现实经济生活中,价值规律正是通过市场机制来发挥作用的。 (2)价值规律在我国市场经济中的作用及发挥作用的方式如下: 第一,价值规律对社会主义生产仍然具有调节作用,这是指价值规律决定着生产资料、劳动力和资金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从而影响着生产规模的扩大或缩小。因为价值规律要求商品交换实行等价交换的原则,而等价变换又是通过价格和供求双向制约实现的。所以,供不应求会使价格上涨,从而使生产扩大;供过于求会使价格下跌,从而使生产缩减。价值规律就像一根无形的指挥棒,指挥着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流向。当一种商品供大于求时,价值规律就指挥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从生产这种商品的部门流出;相反,则指挥着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流人生产这种商品的部门。 价值规律的自发作用,也会造成社会劳动的巨大浪费,因而需要国家宏观调控。社会主义国家的宏观调控可以比资本主义国家更有效。 第二,促进企业在平等的基础上开展竞争和刺激企业改进生产技术,改善经营管理,加强经济核算,提高劳动生产率。由于价值规律要求商品按照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的价值来交换,谁首先改进技术设备,劳动生产率比较高,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少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谁就获利较多。因而,同部门同行业中必然要有竞争,这种情况会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生产工具,提高劳动生产率,加强经营管理,降低消耗,以降低个别劳动时间。 价值规律在此基础上促使商品生产者在竞争中优胜劣汰。在商品经济中存在竞争,竞争促使商品生产者想方设法缩短个别劳动时间,提高劳动生产率,也会促使优胜劣汰。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由于生产资料是公有的,因此,优胜劣汰不会导致我国出现私有制商品经济条件下的两极分化局面。 优胜劣汰有利于实现产业结构的调整,可以促进整个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但对于破产企业的所有者和经营者来说,毕竟不是一件好事,会给这些企业及其职工带来较大影响。这就需要国家、企业、职工三方面的努力:作为国家,要依法治国,规范市场行为,保护下岗职工的基本权益;作为企业,必须不断采取各种措施,努力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市场竞争力;作为职工,要不断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第三,价值规律对社会主义商品流通也具有调节作用。这种调节作用主要是指价格围绕着价值上下波动来调节商品的供求关系。如果价格过高,就会使需求减少,销售量下降;如果价格过低,就会使需求增加,销售量扩大。因此,自觉利用价值规律,制定合理的价格,就能起到促进生产,指导消费,促进供给和需求的平衡作用。 (3)价值规律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作用的特点主要有以下三点: 第一,价值规律发生作用的形式不同,资本主义是自发地起作用;而社会主义是自觉利用价值规律。 第二,价值规律作用的后果不同。资本主义由于价值规律自发起作用,造成社会劳动的浪费,甚至会造成经济危机的周期爆发;社会主义由于自觉利用价值规律,搞活了经济,促进了社会生产的发展,不存在经济危机的必然性。 第三,价值规律作用的目的不同。在资本主义制度下,价值规律是为资本家榨取剩余价值服务的;而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价值规律的作用要受到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制约,要服从于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要求。 (4)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价值规律和竞争规律形成的机制,以价格信号调节商品供给与需求的关系,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它富有效率和生机。但市场也有其自身的弱点和消极方面,难以靠市场自身加以解决。现代市场经济以及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都证明必须借助和依赖国家的宏观调控,才能克服单个经济主体决策与生产社会化、社会公共利益要求的可能不一致性;消除或减少市场调节滞后性、盲目性所导致的损失;维护市场经济秩序,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常发展。因此,在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同时,必须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
【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