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资料: 某施工单位承担的某双向4车道高速公路隧道,该隧道为单洞双向行驶长3200m,隧道最大埋深342m,净空宽度19.64m,净空高度6.88m,净空面积为105.16m 2 ,设计车速100km/h,工程于2008年7月1日开工。 该地段地质条件复杂,勘探表明其围岩主要为弱风化硬质页岩,属Ⅳ~V级围岩,稳定性差。由于地下水发育,特别是断层地带岩石破碎,裂隙发育,为保证施工安全,施工单位在该隧道施工中采用了TSP法进行超前地质预报,并进行相关监控量测。根据该隧道的地质条件和开挖断面,施工单位在施工组织设计中拟采用三台阶法施工,左线隧道施工工序划分如图1、图2所示。
问答题 写出①→⑩、⑿→⒁正确的施工顺序,说明理由。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①→②→⑤→⑥→③→④→⑨→⑩→⑦→⑧,因为应先开挖围岩较弱侧以及必须及时初衬。⑿→⒁→⒀,因为仰拱应在二衬前施作。
【答案解析】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隧道施工工序的掌握。背景中提到“针对开挖时右侧围岩相对左侧围岩较弱的特点”,所以要先开挖右侧围岩较弱的一侧,并及时完成初衬支护。
问答题 施工单位采用台阶法施工是否合理?说明理由。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台阶法施工合理。理由是三台阶法(台阶分部法)适用于一般土质或易坍塌软弱围岩地带的大断面隧道。本隧道围岩为弱风化硬质页岩,稳定性较差且断面面积大。
【答案解析】解析:本题考查考生隧道主要施工方法。 新奥法施工方法包括全断面法、台阶法、环形开挖留核心土法、中隔墙法(简称CD法)和交叉中隔墙法(简称CRD法)、双侧壁导坑法。三台阶法(台阶分部法)适用于一般土质或易坍塌软弱围岩地带的大断面隧道。本隧道围岩为弱风化硬质页岩,稳定性较差且断面面积大。
问答题 更正背景中隧道防水和排水原则的错误之处。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隧道防水和排水应按照“排、防、截、堵”相结合的原则进行综合设计。
【答案解析】解析:本题考查考生隧道的相关技术要求。隧道防水和排水应按照“排、防、截、堵”相结合的原则进行综合设计,使洞内、洞口与洞外构成完整的防水、排水系统,并应注意防止水土流失和保护自然环境。隧道内纵坡应大于0.3%。
问答题 写出两种本隧道除了背景中提到的超前地质预报方法之外,还可以采取的超前地质预报方法。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还可以采取地质调查法、物探法、超前钻探法、超前导洞法、水力联观测、TGP法或TRT法(任意两种)。
【答案解析】解析:本题考查考生隧道地质超前预报和监控量测技术的掌握程度。 隧道地质超前预报方法主要有:地质调查法、物探法、超前钻探法、超前导洞法、水力联观测、TSP(Tunnel Seismic Prediction)、TGP法或TRT法。 (1)地质调查法适用于各种地质条件隧道超前地质预报,调查内容应包括隧道地表补充地质调查和隧道内地质调查。 (2)物探法适用于长、特长隧道或地质复杂隧道的超前地质预报,主要方法包括有弹性波反射法、地质雷达法、红外探测法、瞬变电磁法、高分辨直流电法。 (3)富水构造破碎带、富水岩溶发育地段、煤系或油气地层、瓦斯发育区、采空区以及重大物探异常地段等地质复杂隧道和水下隧道必须采用超前钻探法,预报、评价前方地质情况。 (4)超前导洞法可采用平行超前导洞法和隧道内超前导洞法,两座并行隧道可根据先行开挖的隧道预测后开挖隧道的地质条件。 (5)当隧道排水或突涌水对地下水资源或周围建筑(构)物产生重大影响时,应进行水力联系观测。
问答题 背景资料中提及的“两项达标”总目标包括哪些内容?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两项达标”内容为:①施工人员管理达标;②施工现场安全防护达标。
【答案解析】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的目标及内容。公路工程施工安全生产隐患排查的目标是:落实工程项目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和相关单位的安全管理责任,深入排查治理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的安全隐患,从而实现“两项达标”、“四项严禁”、“五项制度”的总目标。 “两项达标”内容: (1)施工人员管理达标:一线人员用工登记、施工安全培训记录、安全技术交底记录、施工意外伤害责任保险等,都要符合有关规定。 (2)施工现场安全防护达标:施工现场安全防护设施和作业人员安全防护用品都要按照规定实行标准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