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2005年全国资金流量表实物交易部分,请根据该表数据回答以下有关问题。
2005年中国资金流量表(实物交易)
单位:亿元
|
机构部门
交易项目
|
非金融企业部门
|
金融机构部门
|
政府部门
|
住户部门
|
国外部门
|
运用
|
来源
|
运用
|
来源
|
运用
|
来源
|
运用
|
来源
|
运用
|
来源
|
净出口
|
|
|
|
|
|
|
|
|
|
-10223
|
增加值
|
|
109317
|
|
6307
|
|
16360
|
|
51233
|
|
|
劳动者报酬
|
42857
|
|
2497
|
|
12386
|
|
34936
|
92800
|
273
|
149
|
生产税净额
|
25339
|
|
767
|
|
405
|
29755
|
3244
|
|
|
|
财产收入
|
9236
|
6859
|
7374
|
7280
|
815
|
565
|
1145
|
4613
|
2918
|
2171
|
经常转移
|
3897
|
650
|
1666
|
|
7356
|
13437
|
9226
|
10138
|
2272
|
192
|
最终消费
|
|
|
|
|
26605
|
|
71218
|
|
|
|
资本转移
|
|
1782
|
|
|
1786
|
340
|
|
|
340
|
4
|
多选题
2005年全国支出法GDP比生产法GDP大______亿元。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解析] 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总额+净出口;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生产法增加值计算公式如下:增加值=总产出-中间投入,将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生产法增加值相加,得到生产法国内生产总值。由表可得:
2005年全国支出法GDP=(26605+71218)+(54216+87+9543+16801)+(-10223)=168247(亿元)
2005年全国生产法GDP=109317+6307+16360+51233=183217(亿元)
所以支出法GDP比生产法GDP少14970亿元。
多选题
2005年全国营业盈余总额(包括固定资产折旧在内)为______亿元。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解析] 包括固定资产折旧在内的营业盈余指常住单位创造的增加值扣除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后的余额。所以由表可得:
2005年全国营业盈余总额(包括固定资产折旧在内)
=(109317-42857-25339)+(6307-2497-767)+(16360-12386-405)+(51233-34936-3244)=60786(亿元)
多选题
2005年总储蓄额位于前两位的机构部门是______。
【正确答案】
A、D
【答案解析】[解析] 总储蓄指可支配总收入用于最终消费后的差额。各机构部门的总储蓄之和称为国民总储蓄。其中
总储蓄=可支配总收入-最终消费
可支配总收入=初次分配总收入+经常转移收入-经常转移支出
初次分配总收入=增加值-支付的劳动者报酬+收到的劳动者报酬-支付的生产税净额+收到的生产税净额-支付的财产收入+收到的财产收入
所以,这五个机构部门的总储蓄额分别为:
非金融企业部门总储蓄额=109317-42857-25339-9236+6859-650-3897=35497(亿元)
金融机构部门总储蓄额=6307-2497-767-7374+7280-1666=1283(亿元)
政府部门总储蓄额=16360-12386-405+29755-815+565-7356+13437-26605=12550(亿元)
住户部门总储蓄额=51233-34936+92800-3244-1145+4613-9226+10138-71218=39015(亿元)
国外部门总储蓄额=149-273+2171+192-2272-2918=2951(亿元)
即2005年总储蓄额位于前两位的机构部门是住户部门和非金融企业部门。
多选题
2005年国民储蓄率为______%。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解析] 消费率=最终消费支出/可支配收入;储蓄率=总储蓄/可支配收入。显然,这两个比例相加之和等于1。由上题可得:
总储蓄额=35497+1283+12550+39105-2951=85784(亿元)
可支配收入=35497+1283+12550+39105-2951+26605+71218=183607(亿元)
所以,

多选题
2005年企业部门净金融投资为______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