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 和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和同科技”)是一家主要从事研发、生产和销售远程传播电子设备的上市公司,其核心子公司是初阳电子开发有限公司(下称“初阳公司”)。作为上市公司,和同科技因其拥有核心技术而期待做强做大业务,拟在产品开发经营的同时,利用资本市场通过并购进一步扩张其市场网络。经过市场调研,先后实施了对甲公司、乙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和同科技、甲公司和乙公司在该投资交易达成前,相互间不存在关联方关系,且这三家公司均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均为17%,所得税税率均为25%,销售价格均不含增值税额。
资料1:2013年1月1日,和同科技实施对甲公司、乙公司如下股权投资:
(1)从甲公司发起设立人(信荣公司)手中转让获取对甲公司有表决权股份的80%,以达到能够控制甲公司,此交易实际支付成本为8300万元。当日,目标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为10200万元,账面价值为10000万元,差额200万元为存货公允价值大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
(2)受让岁月公司转让的其持有的乙公司有表决权股份的30%,能够对乙公司实施重大影响,实际投资成本为1600万元。当日,乙公司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均为5000万元。
(3)甲公司、乙公司的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相等。
资料2:和同科技在编制2013年度合并财务报表时,相关业务资料及会计处理如下:
(1)甲公司2013年度实现的净利润为1000万元;2013年1月1日的存货中已有60%在本年度向外部独立第三方销售。假定和同科技采用权益法确认投资收益时不考虑税收因素,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的相关会计处理为:
①确认合并商誉140万元;
②采用权益法确认投资收益800万元。
(2)5月20日,和同科技向甲公司赊销一批产品,销售价格为2000万元,增值税额为340万元,实际成本为1600万元;相关应收款项至年末尚未收到,和同科技对其计提了坏账准备20万元。甲公司在本年度已将该产品全部向外部独立第三方销售。和同科技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的相关会计处理为:
①抵销营业收入2000万元;
②抵销营业成本1600万元;
③抵销资产减值损失20万元;
④抵销应付账款2340万元;
⑤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5万元。
(3)6月30日,和同科技向甲公司销售一件产品,销售价格为900万元,增值税额为153万元,实际成本为800万元,相关款项已收存银行。甲公司将购入的该产品确认为管理用固定资产(增值税进项税额可抵扣),预计使用寿命为10年,预计净残值为零,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和同科技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的相关会计处理为:
①抵销营业收入900万元;
②抵销营业成本900万元
③抵销管理费用10万元;
④抵销固定资产折旧10万元;
⑤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2.5万元。
(4)11月20日,乙公司向和同科技销售一批产品,实际成本为260万元,销售价格为300万元,增值税为51万元,款已收存银行。和同科技将该批产品确认为原材料,至年末该批原材料尚未领用。乙公司2013年度实现的净利润为600万元。和同科技的相关会计处理为:
①在个别财务报表中采用权益法确认投资收益180万元;
②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抵销存货12万元。
资料3:和同科技是初阳公司的母公司。2009年1月1曰销售商品给初阳公司,商品的成本为80万元,售价为100万元,增值税税率为17%,初阳公司购入后作为固定资产用于管理部门,假定该固定资产折旧期为5年,没有残值,初阳公司采用直线法提取折旧,为简化起见,假定2009年按全年提取折旧。初阳公司另行支付了运杂费3万元。假定对该事项在编制合并抵销分录时不考虑递延所得税的影响。
要求:
问答题 逐笔分析、判断资料2中各项会计处理是否正确。
【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情形(1)中:
①商誉的处理是正确的。
②权益法确认投资收益的处理不正确。
理由:在合并报表的调整分录中,应确认的权益法投资收益=(1000-200×60%)×80%=704(万元),最终,该投资收益在抵销分录中被抵销。
情形(2)中:
①处理正确;②处理错误;③处理正确;④处理正确;⑤处理错误。
情形(3):
①处理正确;②处理错误;③处理错误;④处理错误;⑤处理错误。
情形(4):
①处理不正确。
理由:个别报表中采用权益法应确认的投资收益=[1600-(300-260)]×30%=168(万元)。
②处理正确。
问答题 根据资料3,作出如下会计处理:
(1)2009~2012年的抵销分录;
(2)如果2013年末该设备不被清理,则当年的抵销分录将如何处理;
(3)如果2013年末该设备被清理,则当年的抵销分录如何处理;
(4)如果该设备用至2014年仍未清理,作出2014年的抵销分录;
(5)如果该设备2011年末提前清理而且产生了清理收益,则当年的抵销将如何处理。
【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1)2009~2012年的抵销处理如下:
①2009年的抵销分录:
借:营业收入 100
贷:营业成本 80
固定资产 20
借:固定资产 4
贷:管理费用 4
②2010年的抵销分录:
借:未分配利润——年初 20
贷:固定资产 20
借:固定资产 4
贷:未分配利润——年初 4
借:固定资产 4
贷:管理费用 4
③2011年的抵销分录:
借:未分配利润——年初 20
贷:固定资产 20
借:固定资产 8
贷:未分配利润——年初 8
借:固定资产 4
贷:管理费用 4
④2012年的抵销分录:
借:未分配利润——年初 20
贷:固定资产 20
借:固定资产 12
贷:未分配利润——年初 12
借:固定资产 4
贷:管理费用 4
(2)如果2013年末不清理,则抵销分录如下:
借:未分配利润——年初 20
贷:固定资产 20
借:固定资产 16
贷:未分配利润——年初 16
借:固定资产 4
贷:管理费用 4
(3)如果2013年末清理该设备,则抵销分录如下:
借:未分配利润——年初 4
贷:管理费用 4
(4)如果初阳公司使用该设备至2014年仍未清理,则2014年的抵销分录如下:
借:未分配利润——年初 20
贷:固定资产 20
借:固定资产 20
贷:未分配利润——年初 20
上面两笔分录可以抵销,即可以不用作抵销分录。
(5)如果初阳公司于2011年末处置该设备,而且形成了处置收益,则当年的抵销分录如下:
借:未分配利润——年初 20
贷:营业外收入 20
借:营业外收入 8
贷:未分配利润——年初 8
借:营业外收入 4
贷:管理费用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