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解析】教学目标:
1.理解、掌握小数的性质
2.通过小组交流,培养思维能力和观察总结能力。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实际联系,了解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掌握小数的性质。
教学难点:
图华国歌师
理解是在小数的末尾添上或减去0。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猜价格。教师出示本子和笔,猜对给奖励,然后呈现单价形式并提问:为什么2.50元和8.00添加了零还是与2.5元以及8元一样的价钱的,那究竟可以添加几个零呢今天就一起探究这方面的知识。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1.教师出示问题,小组交流讨论:
(1)110、100三个数,有什么办法可以让他们相等。
(2)如何把1dm.10cm、100mm改写成以m作单位
(3)改写成m作单位表示后,实际长度有变化吗这说明什么
(4)观察“0.1m=0.10m=0.100m”等式,从左到右,小数点的末尾发生什么变化,大小变化了吗
2学生回答,教师引导。
3.拓展练习,验证结论
(1)思考0.3和0.30的关系。
(2)验证结论,拿出课前给大家发的学具,学生小组讨论,怎样比较一下0.3和0.30的大小关系。
(3)呈现两个涂了颜色的同样大小的正方形,一张图片是将正方形平均分成10份,涂色部分用分数表示是3/10 ,用小数表示是0.3;另一张图片是将正方形平均分成100份,涂色部分用分数表示是30/100,用小数表示是0.30。
学生回答,师生共同总结小数的性质。
三、巩固运用,实践创新
出示教材做一做,化简小数,巩固新知。
四、总结体会,反思提升
学生总结,教师补充
五、课后作业,拓展延伸
寻找身边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用到了小数的性质并记录,明天与大家一起分享。
板书设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