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
ACPA负责对甲公司2010年度财务报表进行审计。甲公司从事服装产品的生产和销售,主要原材料均在国内采购,产品主要自营出口到加拿大。
资料一:ACPA在工作底稿中记录了所了解的甲公司情况及其环境,部分内容摘录如下:
(1)甲公司产品以美元定价,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由2010年初的7.3:1升值到2010年6月的6.8:1,之后基本保持稳定。甲公司产品销售自2009年初至2010年9月基本稳定。2010年10月起,受外贸市场的影响,甲公司的出口订单和销售收入均出现较大幅度减少,2010年第4季度与前3个季度相比,主要产品平均销售下降了约7%,但甲公司2010年未经审计财务报表其依然完成了65000万元收入和7300万元毛利的经营目标。
2009年初至2010年8月,甲公司主要原材料采购价格基本稳定。2010年9月至10月,主要原材料价格平均下跌了约5%。
(2)甲公司预计主要原材料在2010年底前很可能止跌回升,因此在2010年9月至10月进行大量采购,以满足2011年2月底前的生产需求,但2010年10月之后,相关原材料市场价格实际上继续下跌。
(3)2010年7月,由于发生重大施工安全事故,甲公司2010年1月开工建设的X生产线被有关部门勒令停建整顿。2010年年末,有关部门同意甲公司重新开工,但受宏观经济影响,X生产线拟生产产品的市场前景不佳,甲公司董事会决定暂不启动X生产线的建设,并于2010年末按期向银行归还了1年期、年利率为7%的1000万元专项借款。
(4)2010年12月,甲公司决定淘汰一批账面价值为98万元的旧检验设备,并与受让方签订了不可撤销的转让协议,转让价格为15万元。2011年1月,甲公司向受让方移交该批检验设备,并收迄转让款。
(5)根据甲公司与丙银行签订的贷款框架协议,丙银行自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向甲公司提供累计金额不超过20000万元的流动资金贷款额度。2011年1月,丙银行终止与甲公司的贷款协议。甲公司正在寻求维持日常经营活动所需资金来源,但尚未取得实质性发展。
资料二:ACPA在审计工作底稿中记录了拟实施的实质性程序,部分内容摘录如下:
(1)计算本年重要产品的毛利率,与上年比较,检查是否存在异常,各年之间是否存在较大波动,查明原因。
(2)获取产品销售价格目录,检查售价是否符合价格政策。
(3)抽取本年一定数量的发运凭证,检查存货出库日期、品名、数量等是否与销售发票、销售合同、记账凭证等一致。
(4)抽取本年一定数量的营业收入记账凭证,检查入账日期、品名、数量、单价、金额等是否与销售发票、发运凭证、销售合同等一致。
(5)独立测算主要存货项目的年末可变现净值,将测算结果与甲公司的计算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差异原因。
(6)将存货跌价准备本年计捉数与资产减值损失相应明细项目的发生额核对是否相符。
(7)获取暂时闲置固定资产的相关证明文件,并观察其实际状况,检查是否已按规定计提折旧。
(8)获取持有待售固定资产的相关证明文件,检查对期预计净残值的调整是否恰当、会计处理是否正确。
(9)查阅资本支出预算、公司相关会议决议等,检查本年增加的在建工程是否全部得到记录。
(10)向相关金融机构函证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年末数量。
问答题
针对上述资料一第(1)项至第(5)项,假定不考虑其他条件,逐项判断上列事项是否可能表明存在重大错报风险。如果认为存在,简要说明理由,分别说明该风险属于财务报表层次还是认定层次,如果认为属于认定层次,指出相关事项主要与哪些账户(仅限于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资产减值损失、存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在建工程、固定资产、累计折旧和资本公积)的哪些认定相关。
资料一 事项序号 | 是否可能表明存在 重大错报风险(是/否) | 理由 | 重大错报风险属于财务报表 层次还是认定层次 (财务报表层次/认定层次) | 账户及相关认定 |
(1) | | | | |
(2) | | | | |
(3) | | | | |
(4) | | | | |
(5) | | | | |
【正确答案】 事项序号 | 是否呵能表明 存在重大错报 风险(是/否) | 理由 | 重大错报风险属于 财务报表层次还是 认定层次(财务报 表层次/认定层次) | 账户及相关认定 |
(1) | 是 | 在第4季度出口订单数量、销 售价格和销售收入均出现较大 幅度减少的情况下,仍完成全 年收入目标,可能存在为实现 收入目标而人为多计营业收入 的风险 尽管原材料价格在9月至 10月下跌5%,但是在人民币 大幅度升值(累计约为6.8%) 和在第4季度销售价格下降7% 的情况下,本年毛利率只比上 年下降了不到2个百分点,可 能存在为实现毛利目标而人为 少计营业成本的风险 | 认定层次 | 营业收入(发生)营业成本 (完整)/存货(计价) |
(2) | 是 | 2010年9月至10月进行大量采 购导致存货年末余额相比上年 大幅度上升,而存货跌价准备 余额与上年基本持平,可能存 在少计存货跌价准备的风险 | 认定层次 | 存货(计价)/资产减值损失 (完整) |
(3) | 是 | 在建工程因非正常原因中止建 造超过3个月,但财务数据反 映的资本化利息金额是12个月 的专项借款利息,可能存在多 计在建工程成本的风险 由于X生产线相关产品的 市场前景出现重大不利变化, 甲公司董事会决定暂不重新开 工,可能存在少计在建工程减 值准备的风险 | 认定层次 | 在建工程(存在) 资产减值损失(完整)/ 在建工程(计价) |
(4) | 是 | 持有待售的相关设备的预计残 值低于账面价值83万元,而当 年一共只计提了65万元固定资 产减值准备,可能存在少提固 定资产减值准备的风险 | 认定层次 | 固定资产(计价)/资产减值 损失(完整) |
(5) | 是 | 在面对出口订单数量和销售收 入均出现较大幅度减少的情况 下,丙银行不再提供流动资金 贷款,而甲公司又尚未找到可 以维持2011年度日常经营资金 需要的融资安排,显示甲公司 2011年的持续经营能力存在重 大疑虑,对财务报表整体存在 广泛影响 | 财务报表层次 | |
|
【答案解析】
问答题
针对资料一第(1)项至第(5)项,结合资料二,假定不考虑其他条件,逐项判断资料二所列实质性程序对发现根据资料一识别的认定层次重大错报是否直接有效。如果直接有效,指出资料二所列实质性程序与资料一的第几个事项的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直接相关,并简要说明理由。
资料二 所列实质性 程序序号 | 资料二所列实质性程序对发现 根据资料一识别的认定层次 重大错报是否直接有效(是/否) | 与资料一的第几个事项的认定 层次重大错报风险直接相关 | 理由 |
(1) | | | |
(2) | | | |
(3) | | | |
(4) | | | |
(5) | | | |
(6) | | | |
(7) | | | |
(8) | | | |
(9) | | | |
(10) | | | |
【正确答案】 资料二 所列实 质性程 序序号 | 资料二所列实质性 程序对发现根据资 料一识别的认定层 次重大错报是否直 接有效(是/否) | 与资料一的第几个 事项的认定层次重 大错报风险直接相 关 | 理由 |
(1) | 是 | (1) | 通过毛利率差异分析和具体比较,可以发现可能存在的一些 情况,识别人为调节营业成本而导致的错报 |
(2) | 否 | | |
(3) | 否 | | |
(4) | 是 | (1) | 以营业收入记账凭证为起点,检查至发运凭证和销售合同, 可以识别提前确认的或者虚构的营业收入 |
(5) | 是 | (2) | 可以独立验算存货期末可变现净值,并与甲公司已有计算结 果比对,可以识别甲公司高估存货可变现净值而少计存货跌 价准备的情况 |
(6) | 否 | | |
(7) | 否 | | |
(8) | 是 | (4) | 通过检查对持有待售固定资产预计净残值的调整和会计处 理,可以识别对持有待售固定资产计提的减值准备 |
(9) | 否 | | |
(10) | 否 | | |
【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