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每个国人面对世界,最引以为傲的是“中国制造”四个字,但是,如何把享誉全球的中国制造变成中国创造,又是每个国人心中的痛。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缺的不仅仅是尖端技术和超前创意,更多的是一种兢兢业业的传统,一种脚踏实地的作风,一种精益求精的大国工匠精神。

读了上述文字,你有怎样的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不限(诗歌除外),字数不少于800。

【正确答案】

【佳作展台】

让“工匠精神”永存

    工匠,早先是指从事手工活动的群体。为工匠者,必静其心,细其意,专于行,略于身外,乃成事业也。如今,工匠早已不局限于手工业群体,他们散布于各行各业,但他们身上,无不散发着浓厚的"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是专注,是细心,是认真,更是一种忽略身外事物而把工作求精求妙的精神。正如车辆钳工高级技师宁允展,手工研磨精度要求极高、结构极复杂的零件,在他手中从未出现过任何差错。抑或是十万丝中挑一的四川蜀锦,令人叹浑然天成。没有十几位匠人共同“发扬蜀锦文化,传承中华文明"的精神,蜀锦这般美妙复杂的技艺恐怕早就不能流传于世了。这一刻,他们不再是身怀绝技的伟大技师,他们只是文化的工匠。

    工匠精神是自古传承的。“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纵然他们面对人生种种绝难,都没有消沉堕落。他们只是心怀孤愤,倾全部心血于作品。一代宗师,功成名就,而已矣。工匠精神也是中华民族传统精神之一,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生生不息,昌盛繁荣的精神根基。守住工匠精神,就是守住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守住人民的精神纽带和精神根基,守住一代文明古国!

    守住工匠精神,首先要"定乎内外之分"。就是无论发生什么困难阻碍,都不能放弃工匠传统。毕加索生前未名,没有金钱,不被关注的日子几乎贯穿了他的一生。穷愁潦倒,极度困难之境,他没有放弃作画,而是将自己的热血,尽情挥洒在镀着光辉的画布上。他的坚持与努力,如向日葵一般明亮和倔强,终于照亮了欧洲画坛,成为现代派绘画大师。正如他所说的“我无穷地作画,是在追求无穷的美”。他以画作,充分展现了典型的、坚持的工匠精神。静下心来,克服外物喧嚣,专注地、仔细地做好本职工作,也可谓"工匠"。絮絮松烟,经过静心的专注的工匠锤炼研磨,终成一代墨宝。乌亮的是墨汁,更是不朽的工匠精神。

    当今喧闹沉浮的时代中,太需要一种沉静的“工匠精神”了。做一个工匠,就如同在繁华红尘中做一棵最自然质朴的大树,顶立于天,扎根于地,默然生长,把中国制造转变为中国创造,把中华民族精神发扬光大!

【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