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 1.题目:叙事要详略得当
2.内容:叙事要详略得当
 一篇作文不可能面面俱到,一定要有主次安排。这就需要注意详略。详略得当才能使中心突出,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如果不分主次,详略不当,那么写出的文章就像流水账,啰啰嗦嗦,不能很好地表达主题。

3.基本要求:(1)指导学生写作时要注意叙事要详略得当。(2)教学要体现新课程理念。(3)试讲时间十分钟。

4.你觉得初中生的写作存在哪些方面的弊病?如何确定详写和略写?

【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叙事要详略得当》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写文章做到有详有略、详略得当。
(2)过程与方法:围绕中心,恰当选材,做到详略得当。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挖掘作文的思想内涵,让学生认识到作文和做人的关系。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三种安排详略的方法。
难点:能够运用方法使文章详略得当。
三、教学方法
提问法、创设情境法、讲评结合法。
四、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呈现两张照片,由于拍摄时的焦点不同,画面也有所侧重。
   顺势导入:写作其实是用文字来拍摄,同样要突出重点,注意安排好详略,使详略得当。今天这节课我们要讲的就是:叙事要详略得当。(板书)
(2)新课讲授
   (a)牢记一种意识
   什么要详写,什么要略写呢?(学生看书,了解概念。)
   明确:详写是指对直接表现中心的主要材料加以具体的叙述和描写,放开笔墨,写得充分。
   略写是指对不是直接表现中心的材料少用笔墨,进行概括式的简略叙述。
   原则是要有中心意识,根据文章中心确定详略。
   我们要牢记一个意识:中心意识。(板书)
   (b)了解两种毛病
   先后呈现两篇学生的习作:
   附件一《充满活力的一天》(只呈现病文,学生针对病文评价。)
   附件二《我感受到父爱》(学生读病文.探讨病因;然后出示修改后的学生习作片段,形成鲜明的对比,让学生直观地认识详略的安排方法。)
   在活动过程中,学生交流,讨论,教师点拨,总结归纳,随机板书,教师以鼓励性的点评为主,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明确:
   《充满活力的一天》病因:面面俱到
   学生习作按时间顺序逐一罗列一天的事情,事无巨细,平均用墨。这样就会造成中心不够突出;应围绕“活力”选择一两个重点片段进行充分描写。
   《我感受到父爱》病因:主次颠倒
   主次不分,会偏离题意;“打我”部分应略写,“掖被角”部分应详写。
   (c)掌握三种方法
   回顾课文,总结详略安排的方法。
   ①探讨方法一:
   回顾《背影》的详写片段,说说详写了什么事情?怎样描写这个过程?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下身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
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学生活动:学生读片段、交流细写的方法。)
   明确:外貌描写细致,尤其是运用连续的动词,准确生动,将父亲买橘的过程拉长,镜头放慢,显得真实而富有深情,使“我”感动,表现了父爱的深沉、细腻。
   归纳:特写法一一把过程放慢、把镜头放人、把感情写细。
   ②探讨方法二:
   《信客》中写了两位信客的事情,哪两位呢?谁详谁略?为什么要写老信客?
   (学生活动:学生交流、讨论,了解写几个人的事情如何安排详略。)
   明确:老信客的痛苦过往(略)
   年轻信客的艰辛历程(详)
   写老信客的事情,表现信客职业的特点:诚信,还为了衬托年轻信客从事这个职业的艰难和凶险。
   归纳:衬托法一一以绿叶衬红花,让主题更突出。
   ③探讨方法三:
   鲁迅的《阿长与(山海经)》,围绕阿长写了哪几件事呢?哪件事是重点?为什么要重点突出这件事呢?
   (学生活动:学生交流,或指名回答,或集体回答,了解写几件事安排详略的方法。)
   明确:①说话切切察察;②睡觉摆成“大”字型;⑧令人厌恶的种种规矩;④讲长毛的故事;⑤为“我”买《山海经》(详);
   详写第五件事,突出作者对阿长深深的怀念与感激,这是文章的主题,是中心,也是作者写作的目的。
   归纳:枝干法一一分清枝和干,详略自得当。
   小结:
   根据板书强调所讲内容:
   (a)牢记一个意识:中心意识
   (b)了解了两个毛病:主次颠倒、面面俱到
   (c)掌握了三种方法:特写法、衬托法、枝干法。
   补充:文章的略写部分,可以一笔带过,可以概括叙述,可以简略描述。
(3)师生活动
   创设教学情境:表演吹气球
   活动设计:老师吹气球,后让学生吹气球。
   (a)活动要求:
   ①注意观察老师的表演
   ②注意观察同学的表现
   ③注意自己内心的变化
   (b)活动过程:
   ①教师和学生先后表演,设置情境
   ②温馨提示:有详有略地写,突出活动的趣味,把吹气球的过程写完整。
   ③学生分两组写作:
   第一组,写作的中心:老师吹气球
   第二组,写作的中心:同学吹气球
   学生根据不同的中心确定写作的详略。
   ④学生当堂写作并交流展示,学生互评,教师点评
(4)小结作业
   (a)小结:特写镜头要写细;写人分清叶和花;记事区别干和枝;突出重点分主次;详略得当成文章;浓妆淡抹总相宜
   (b)以“一次令人感人的经历”为题,写一篇作文
五、板书设计
叙事要详略得当
一种意识:中心意识
两种毛病:主次颠倒、面面俱到
三种方法:特写法、衬托法、枝干法【答辩题目解析】(1)你觉得初中生的写作存在哪些方面的弊病?文章恰似流水账,详略处置不得当,是目前学生作文的一大弊病。比如记叙自己的经历,从呱呱坠地写到幼儿园、小学再到韧中,各个时期都平均用力;写一件事,开端、发展、高潮、结局,从头到尾,平铺直叙,波澜不兴;记叙一个人物,眉毛胡子一把抓,分不清主次、抓不住重点。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源在于学生对自己的生活素材没有取舍、未加提炼,从而使得文章平铺直叙、毫无色彩。
(2)如何确定详写和略写?在一篇文章中,哪些地方应浓墨重彩细加叙述和描写,哪些地方只要一笔交代,这不是根据写作者掌握材料的多寡来决定的,也不是根据个人的喜好来决定的。确定哪些地方要详写,哪些地方要略写,这是有原则的。简括的说:最能直接、具体生动地表现文章中心意思的地方就要详写;同表现中心意思有些联系,完全不写,就会对主要方面影响一或者使情节不完整,或者使内容显得单薄,或者使详写部分缺少陪衬,这些属于不能不写但又不必详写的,就要略写。学生作文,在处理详略的问题上,容易犯两种毛病:一是掌握的材料多,就多写、滥写;掌握的材料少,就少写,或不写。二是喜好的、熟悉的就多写,反之则少写,或不写。譬如不管与表现中心意思是否有关,总要有凡句景物描写,有时甚至一写一大段。这些都应提醒学生在写作中加以克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