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答题 3.简述苏格拉底的教育思想。
【正确答案】苏格拉底是古希腊教育家、哲学家,在哲学史和教育史上均占有崇高的地位。其核心思想是“美德即知识”和“苏格拉底法”。
(1)教育目的论
苏格拉底提出的教育目的是培养治国人才,他认为治国者必须有德有才,具备各种实际知识,且深明事理。在教育实践活动中,苏格拉底认为教育的最高目的是培养人的道德修养。
(2)德育论
苏格拉底认为,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培养道德。伦理、道德问题是苏格拉底整个思想体系的中心。
智慧即德行(知识即道德)是苏格拉底伦理学最重要的命题,也是苏格拉底教育思想的核心。他认为道德不是天生的。人之所以不能为善是由于人对于什么是善没有真正的认识。正确的行为是基于人的正确判断,错误的行为是基于人的错误判断。因而,知识和道德是密切联系的,是统一的。
苏格拉底提出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如何培养道德。他认为既然正确行为基于正确认识,对人进行道德教育就是可能的,道德是可教的,教人道德就是教人知识,教人智慧。苏格拉底不仅重视语言上的劝导,还身体力行,以身示范。可见。苏格拉底认为在德行教育中。身教重于言教。
知识即道德的观点是不完善的。因为知识并不等于道德。道德是一个复杂的情感上的体验和行为上的实践,但是说美德不能没有知识是对的。
(3)智育论
苏格拉底的智育论一方面与德育论紧密联系,另一方面与治国者的培养密切相关。与德育论相联系的部分主要是:在苏格拉底看来,智慧即德行,而智慧是通过指示的学习不断积累的,因此智育与德育密不可分。另一方面,苏格拉底认为治国者必须具有广博的知识。他除了教授政治、伦理、雄辩术和人生所需要的各种实际知识外,还第一次将几何、天文、算术列为必学科目。在他看来。学习这些科目在于实用而不是理论思辨。
此外,苏格拉底还劝人熟悉天文学。对于算术的学习也要避免无意义劳动。
(4)“苏格拉底方法”
他在教学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师生间的对话的方法,一般称为“苏格拉底方法”。这一方法主要有讥讽、助产术、归纳和下定义四个步骤组成。讥讽是就对方的问题不断提出追问,迫使对方陷入矛盾,承认自己的无知;助产术是帮助对方自己得出答案;归纳是从各种具体的事物中找出事物的共性,形成一般的概念;下定义是把个别事物归入一般概念,得到关于事物的普遍概念。这一方法的主要特点是通过与学生的对话来获得对事物的认识。由于对话不是建立在教师时学生的强制性灌输上,而是建立在与学生的共同讨论,从具体到抽象、从已知到未知的基础上。有利于思维的训练和真理的发现。因而,它对以后西方教育教学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当然,这种方法的使用需要有一定条件:如受教育者须有探索真理的愿望和热情;受教育者必须就所讨论的问题有一定的知识积累:教育对象更适合有一定推理能力的成年人。
【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