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题为必选题,请在以下两道试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两题都答,只按第l题的成绩计入总分。阅读下述材料,按要求作答。
问答题
教育的目的就是人的自我实现、完美人性的形成以及人的潜能的充分发展。未来教育所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怎样去培养具有整体性、动态性和创造性人格特征的自我实现的人。(1)此材料反映的是哪种欧美教育思潮?其核心观点有哪些?(2)对此思潮进行评析。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材料中反映的是人本化教育思潮,这是20世纪70年代后在美国盛行的一种现代教育思潮,试图通过挖掘人类理智与情感诸方面的整体体潜力来确立人的价值,主张培养“完整的人”、课程人本化,强调学校应该创造自由的心理气氛等。 (2)人本化教育是围绕人的“自我实现”这一教育目标来展开论述的,它力图纠正20世纪以来教育领域中“主知主义”和“主情主义”两种偏向,从多方面考虑人的整体发展,强调认知和情感两方面在教育过程中的作用,主张学校应形成最佳的学习气氛,充分发挥和实现人的各种潜能,无疑给教育理论带来了观念上的革新,因此,人小化教育思想在整个70年代曾对美国的学校教育产生了很人的影响,有些国家还把它作为教育改革的重要理论基础之一。然而,由于人本化教育立足于人性的发展,过分强调个人的价值观和个人的“自我实现”,简单地把个体的潜能实现与个体的社会价值画上等号,从而忽视了社会环境和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重要影响,因此受到人们的批评。
【答案解析】解析:本题旨在通过对人本化教育思潮的表述,考查考生三对现代欧美教育思潮的掌握程度。人本化教育是20世纪70年代后在美国盛行的一种现代教育思潮,是人本主义心理学在教育领域中的直接应用,其兴起起因于对50年代中期以后的“主知主义”教育的批判。其主要代表人物有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罗杰斯、弗洛姆等。如何评述人本化教育思潮,考生可以从其基本主张与评价两个方面作出回答:(1)人本化教育思潮的基本主张。强调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完整的人”,主张课程人本化,强调学校应创造自由的心理气氛。(2)评价。①进步意义。②局限性。
问答题
以“中小学生考试情绪与归因”为题目,设计一份问卷,要求:(1)给出“良好的考试情绪”的操作定义。(2)问卷中不少于5个题目。(3)至少有三种问题形式。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考试情绪足指考生考前、考中和考后的与考试相关的情绪,其中最主要的是考生应对考试时的情绪。良好的情绪对于考试成功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反之,不良情绪对于考试绝对是有害无益的。怎么才算具有良好的考试情绪呢?第一,心平气和;第二,情绪饱满;第三,控制情绪能力好。 中小学考试情绪与归因调查问卷 亲爱的同学: 为了了解中小学生的学习状况,我们编制了这份问卷。本问卷系无记名问卷,但请您填上学校、年级、性别,以备分类统计之用。 感谢你的合作! 学校年级性别 (1)某场考试,你特别想取得好成绩,便想乘老师不注意时偷看别人,结果被老师发现并当众批评了你。此时,你的反应是得意、愉快、兴奋、闷闷不乐、扫兴、忧伤、懊恼、悔恨、害怕、焦急、紧张、不满、愤愤不平、恼怒、惭愧、羞愧、羞耻、无所渭、轻视、蔑视、平静。(在选项下打 “√”) (2)考试成绩就要公布了。你对这次考试很重视,而且你觉得这次考得较好,成绩应在90分左右。结果确实如此。你觉得这次考试会对你今后的学习产生激励作用吗? (3)一想到高考,做什么事都没有兴趣,连吃饭都没有味。(请在以下选项左侧打“√”)很符合较符合难以确定较不符合很不符合 (4)对待高考的态度: A想到考不上大学就一事无成了,真后悔当初不如上中专。 B一天天忙于应付高考,已经让我厌倦上学。 C我讨厌“高考”这种该死的教育制度。 (5)仔细阅读下列题目,看看这种陈述是否反映出你应试时的真实情况。如果本题目符合你的真实情况,或者你对本题目所陈述的问题表示赞同,那就请你在本题左边的横线上画“√”,如果不符合或不赞成,则不用做任何标志;如果真的难以确认,则在本题目左边的横线上画“0”。 我希望一参加考试便能取得成功。
【答案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问卷法的实际应用,主要要明确研究内容的定义,同时设汁几道题目。问题设计要简明,相互之间要有逻辑性和系统性,同时题目要有针对性。问题的用词要准确,不要含糊或过于空泛,提问自然、通俗易懂,避免使用专业词汇,避免启发和提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