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选题
场景(三)
某施工单位承包了高级公路K25+100~K30+50段的路面施工工程,路基宽为20m,设计行车时速为100km/h,公路全长30km,路面结构为:路面底基层为级配碎石30cm,20cm石灰稳定碎石土基层,25cm沥青混合料面层,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设计要求和操作规程开展施工,在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前制定了详细的施工安全要点,现摘录部分如下:
①摊铺机卸料时,熨平装置的端头与路缘石应有一定间距,以免发生碰撞;
②人工装卸桶装沥青时,运输车应停在有坡度地段,方便装卸;
③用柴油清洗摊铺机时,不许接近明火;
④采用切缝机切缝前应先打开冷却水,冷却水中断时.应停止切缝。施工单位在沥青混凝土的施工过程中,对其施工内容做了符合规范要求的检验。
根据场景(三),回答下列问题:
多选题
对K25+100~K30+50段的底基层施工中,若是人工摊铺混合料时,其松铺系数约为{{U}} {{/U}}。
- A.1.00~1.10
- B.1.10~1.20
- C.1.20~1.30
- D.1.40~1.50
多选题
对于K25+100~K30+50段的路面基层施工时,应选用{{U}} {{/U}}来拌和级配碎石。
- A.稳定土拌和机
- B.推土机
- C.多铧犁
- D.铲地机
多选题
若对用于K25+100~K30+50段的级配碎石中间层,宜采用不同粒级的单一尺寸的{{U}}
{{/U}},按预定配合比在拌和机拌制级配碎石混合料。
- A.细砂和矿粉
- B.碎石和石屑
- C.砾石和砂砾
- D.中砂和泥浆
多选题
场景中无机结合料稳定基层施工应备土料时,对于塑性指数大于{{U}}
{{/U}}的黏性土,机械拌和时,可视土质和机械能确定是否需要过筛。
多选题
能起排水、隔水、防冻、防污等作用的路面结构层为{{U}} {{/U}}。
多选题
场景中熨平装置的端头与路缘石应有一定间距,该间距不得小于{{U}} {{/U}}。
- A.10cm
- B.15cm
- C.20cm
- D.25cm
多选题
在场景中不属于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安全要点的是{{U}} {{/U}}。
多选题
对K25+100~K30+50路段的沥青混凝土面层的实测项目不包括{{U}} {{/U}}。
- A.弯沉值
- B.渗水系数
- C.构造深度
- D.中线平面偏位
多选题
填缝时应使用背衬垫条控制填缝形状系数,背衬垫条应具有良好的{{U}} {{/U}}等性能。
- A.柔韧性
- B.弹性
- C.耐酸碱腐蚀
- D.耐老化龟裂
- E.不吸水
多选题
下列关于对SMA混合料的运输、摊铺的施工技术要求的表述中符合相关的规定的是{{U}} {{/U}}。
- A.混合料应采用大吨位自卸车运输,为防止沥青与车厢板黏结,车厢侧板的底板可涂一薄层水混合液
- B.为了保证连续摊铺,开始摊铺时,现场应多些待卸料车辆
- C.沥青混合料在运输过程中必须加盖篷布,防止混合料表面结硬
- D.为了保证路面的平整度,摊铺过程中不得随意变换速度
- E.最好采用间接输送的办法,以保证摊铺出的路面的平整度
多选题
SMA混合料采用纯纤维拌和时,纤维随沥青喷入后,由专用设备打散、喷入,湿拌时间较常规混合料生产至少增加{{U}}
{{/U}}。
多选题
路堑段的路肩开挖时应尽量使路槽的侧壁为{{U}} {{/U}},以减少麻烦或造成浪费。
多选题
可用于各等级公路的底基层和二级以下公路的基层的粒料是{{U}} {{/U}}。
- A.级配碎石
- B.级配砾石
- C.泥灰结碎石
- D.填隙碎石
多选题
透层油布洒后应待充分渗透,一般不少于{{U}} {{/U}}后才能摊铺上层。
多选题
SMA面层施工切忌使用{{U}} {{/U}},以防止该压路机的轮胎将结构部沥青“泵吸”到路面,使路表面失去纹理和粗糙度。
- A.胶轮压路机
- B.组合式压路机
- C.振动压路机
- D.羊脚压路机
- E.拖式压滚压路机
多选题
对水质有疑问时,应检验{{U}} {{/U}}等指标,合格者方可使用。
A.有机物含量应合格
B.pH值不得小于4
C.硫酸盐含量(按
多选题
公路路面粒料类中的{{U}} {{/U}}可适用于轻交通的二级和二级以下公路的基层以及各级公路的底基层。
- A.填隙碎石
- B.泥灰结碎石
- C.级配砾石
- D.级配碎砾石
- E.符合级配、塑性指数等技术要求的天然砂砾
多选题
SMA是一种由沥青、矿粉及纤维稳定剂组成的沥青玛
多选题
沥青路面施工中,对级配砂砾基层应浇洒的沥青层是{{U}} {{/U}}。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沥青路面透层施工技术。对级配砂砾、级配碎石等粒料基层宜采用软稠的透层沥青。
多选题
应注意,稀浆封层施工气温不得低于{{U}} {{/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