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村民甲、乙因相邻关系发生纠纷,甲诉至法院,要求判决乙准许其从乙承包的土地上通过。审理中,法院主动了解和分析甲通过乙土地的合理性,听取其他村民的意见,并请村委会主任做双方工作,最终促成双方同意调解。调解时邀请了村中有声望的老人及当事人的共同朋友参加,双方互相让步达成协议,恢复和睦关系。关于法院的做法,下列______说法是正确的。
  • A.法院突破审判程序,违反了依法裁判原则
  • B.他人参与调解,影响当事人意思表达,违反了辩论原则
  • C.双方让步放弃诉求和权益,违反了处分原则
  • D.体现了司法运用法律手段,发挥调解功能,能动履职的要求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解析] 我国《民事诉讼法》第9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应当根据自愿和合法的原则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应当及时判决。”根据这一规定,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时要多做说服教育和疏导工作,促使双方达成协议,解决纠纷。题目中,法院组织当事人调解并促使达成协议体现了法院调解自愿和合法原则,因此D项正确,A项错误。该法第12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时,当事人有权进行辩论。”辩论原则是指在人民法院主持下,当事人有权就案件事实和争议问题,各自陈述自己的主张和根据,互相进行反驳和答辩,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法院请村委会主任做双方工作,最终促成双方同意调解,双方当事人是在自愿的情况下接受调解,意思表示自由,并未违反辩论原则,因此B项错误。该法第13条第2款规定:“当事人有权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处分自己的民事权利和诉讼权利。”在民事诉讼中,当事人处分的权利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对民事实体权利的处分;二类是对民事诉讼权利的处分。当事人双方在调解中让步放弃诉求和权益,达成调解协议是当事人对实体权利的处分的表现,因此C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