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论述题
退休老人刘某经常早晨乘坐公交车到郊区的公园晨练。某日,刘某晨练完毕后乘公交车回家,恰逢乘坐公交高峰期,刘某上车后站在青年人李某所坐的位子旁,并示意李某让座给他,李某看了刘某一眼后将头转向窗外,没有给刘某让座。刘某和其他乘客对李某都表示不满。刘某一怒之下,强行将李某从座位上揪起,并扇了李某两耳光,致使李某鼻孔流血和脸部浮肿,衣服也被扯坏,刘某还要求李某向其道歉。事后李某向法院起诉,要求刘某赔偿医疗费和衣物损失,并向李某赔礼道歉。法官任某在道德与法律适用问题上再三权衡后,最终判决刘某向李某赔偿损失,但对赔礼道歉请求不予支持。此事在当地引起强烈社会反响,很多人对法院的判决无法理解,认为法官的判决有违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结合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问答题
请根据法与道德关系的原理对李某不给老人让座的行为进行分析。
【正确答案】法律与道德不同,二者存在冲突,这主要体现在情理与法理的冲突,即合法不合理、合理不合法。李某不让座即属于合法不合理。一方面,李某不给老人刘某让座有违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这在道德上是应予谴责的;另一方面,李某不给老人让座是合法的,至少是不违法的,根据“法不禁止即允许”,李某的行为并不违法。
【答案解析】
问答题
针对社会强烈反响,阐述避免道德的“法律强制”的原因。
【正确答案】道德是法律的评价标准,法律的主要目的在于维护和保障道德,但在法律和道德存在冲突时,不能实行道德的“法律强制”,不能以道德要挟法律,更不能以道德原则代替法律原则。尽管社会强烈反响是可以理解的,但应避免道德的“法律强制”和非理性介入。
【答案解析】
问答题
请分析法官任某在审理过程中运用的法律推理形式和法律论证标准。
【正确答案】①法官任某在审理案件过程中所运用的推理形式是辩证推理。辩证推理就是在出现两个相互矛盾的命题时,从中选择出最佳命题,以解决法律问题。法官任某在有违传统美德的行为和损害赔偿之间必须作出抉择,而这个抉择是一个主观价值判断的过程,法官任某运用辩证推理,从而找出最佳答案。②法官任某采取的法律论证的标准是内容的融贯性。法官任某在审理案件过程中既考虑了尊重既有法律的事实,即刘某已经给李某造成人身和财产损失,同时又考虑到案件的特殊性,即李某没有贯彻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因而对于李某赔礼道歉的要求不予支持,从而做到了合法性与合理性的统一,这体现了法律论证在内容上的融贯性要求。
【答案解析】
问答题
请根据法与道德关系的原理对法官任某的判决作出评价。
【正确答案】①法官任某在面临法与道德冲突时,经过价值判断,判决刘某赔偿损失,这表明,法官任某主要是以法律问题解决二者的冲突的,因为在法律与道德发生冲突时,作为法官,应该首先考虑的是法律规定,以维护法律的权威,毕竟道德评价有时候是个人化的东西。②道德是法律的补充,如果确实出现法律规则无法适用于个案时,法官可以运用自由裁量权,通过辩证推理形式寻找最佳答案。
【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