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
某风沙区生态环境整治工程预计在项目区内造林种草,建设总规模10万平方米,草地、灌木、树种比例分别占总面积的30%、50%和20%。项目区设备设施建设主要有灌溉设备1000套,打组合井2000眼,打机电井400眼,建扬水站一座,干渠3000m,斗渠15000m,农渠4000m,育苗设备30套,农用机械100套,变压器200套,低压输电线路200km,高压输电线路100km,工程机械20套,牧草采收加工设备200套,办公设备100套,作业道路工程300km,土建工程2000m2。建设目标为提高植被覆盖率,减轻沙尘暴的侵害,提高森林覆盖率的同时还可以保持水土流失、防风固沙等,因此重点发展防风固沙林、牧场防护林等防护林种。本项目建设总投资额为20亿元人民币。
[问题]
【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对自然环境概况的了解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区域的地理位置和地形地貌
包括区域所处的纬度和经度、所处地区的行政地理位置、地区地形地貌的构成及其特点等。
(2)区域的气候类型和特点
区域内气候所属类型,四季气候特点、平均气温、降雨情况、蒸发情况、风力风速、日照情况等。
(3)区域内水资源情况
区域内地表水体和地下水的构成情况,水资源的总量和特点等。
(4)区域内植被覆盖和土壤情况
当地的主要野生植物、树木的类型和特点,地面的植被覆盖率和森林覆盖率,土壤的特性、性状,不同类型土壤的分布与构成。
(5)区域内野生动物情况
动物的种类、分布、生活习性等。
(6)区域内土地利用情况
项目涵盖的土地总面积以及林地、耕地、牧业等不同类型的土地利用情况和比例。
(7)区域内社会经济环境情况
区域内的人口和从事不同行业(林业、牧业等)的人口比例,当地的经济指标、行业构成和特点等。
【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项目的建设必将对当地的土壤造成一定的影响,这些影响主要是由土地的开挖、施工、运输等造成的,这些施工活动可以使土壤变得疏松,产生一定面积的裸露地面,施工结束后此类影响基本消除,同时随着种草植树的进行,对土壤侵蚀得到缓解。
营运期,由于防护林的林木需要经过5~10年的生长才能形成防护能力,以固定流沙,减少风沙的危害,改善气候条件。因此在短时间内可能还会出现风沙情况,起风的时候将对地表的沙土有侵蚀作用,但从长期来看,这种情况慢慢变缓,最后彻底消失。因此,从总体上来看,大面积的植被恢复后,将会提高区域植被覆盖率,降低区域土壤风蚀沙化面积,彻底地改善区域的土壤状况。
【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水环境影响分析主要考虑的是地表水和地下水的环境影响分析。主要包括开发利用地下水、地表水进行灌溉,以及对地下水资源的利用情况。
项目建设基本上对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水质都没有太大影响,主要应当考虑的是本项目建设大量利用地下水进行灌溉,因此过量抽采地下水可能造成地下水位下降,同时在干旱沙漠地带容易造成植物生长枯死。
【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施工期的固体废弃物主要是施工弃渣,而营运期的主要固体废弃物为工作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土石方等弃渣的堆放可以产生扬尘,同时使得地表裸露等。营运期的生活垃圾不但会影响环境景观,垃圾长期堆放产生废气、渗出液等影响空气质量,同时渗出液随降雨扩散及渗入地下,影响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水质。
问答题
对于灌溉造成的土壤次生盐渍化的情况可以采取什么措施? |
【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1)采用节水的灌溉方式,降低盐渍化的可能性。
(2)平整土地以防止地表局部不平造成积盐。
(3)合理进行灌溉,控制好地下水的水位。
(4)灌溉时采取浅浇快轮的做法。
【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1)项目的建设应少占用土地,并对征用的土地给予补偿。
(2)施工结束之后应当及时清理施工现场,恢复地表植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