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
阅读下列说明,回答问题1至问题3,将解答填入答题纸的对应栏内。【说明】 随着综合业务的不断增长,某单位信息系统的数据安全性要求和可靠性要求逐年提高,为实现数据的良好备份,准备在异地建立灾备中心。经政府采购选择了灾备中心数据备份和恢复系统项目的全过程监理,在项目建设的招投标和设计阶段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1】项目招标阶段,在一次专题会议上,业主单位的负责人要求监理单位根据目前的实际情况,针对采用何种方式选择项目的承建单位提出咨询意见。 【事件2】评标过程中,评审小组由业主单位3人和随机抽取的专家3人组成,最后由评标委员会直接宣布了中标单位。 【事件3】项目设计阶段,对承建单位提交的数据备份和恢复系统设计方案,监理单位进行了详细评审,并出具了专题报告。
问答题
【问题1】事件1中,总监理工程师介绍了政府采购选取承建单位的几种方式,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的规定简要说明。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规定: 政府采购采用以下方式: (一)公开招标; (二)邀请招标; (三)竞争性谈判\竞争性磋商; (四)单一来源采购; (五)询价; (六)国务院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认定的其他采购方式。
【答案解析】解析:本试题重在考查各位考生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投标法》等法律、法规文件在项目采购过程中适用条件和有关法律规定要求的理解、掌握和运用的熟练程度,以及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如何灵活响应建设单位要求的处理过程,确保采购过程的合法性、合规性。另外,问题3是考查考生对数据备份和恢复系统建设在审核过程中的关键审核要点的理解、掌握和实际应用的熟悉程度。考生应结合案例的场景,综合运用法律知识、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回答各项问题。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第二十六条规定,政府采购有以下六种方式,即: (一)公开招标; (二)邀请招标; (三)竞争性谈判\竞争性磋商; (四)单一来源采购; (五)询价; (六)国务院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认定的其他采购方式。 公开招标应作为政府采购的主要采购方式。
问答题
【问题2】根据事件2,请指出评标过程中的不妥之处,并简要说明理由。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评审小组成员组成不妥。评审小组应为5人以上单数;技术、经济等方面的专家不得少于成员总数的三分之二(或答招标人不得多于三分之一) (2)应由招标人根据评标委员会提出的书面评标报告和推荐的中标候选人确定中标人。评标委员会直接宣布不妥,招标人授权后也可由评标委员会确定中标人。
【答案解析】解析:按照相关法律规定,本案例确有多项不妥。试题分析及采分点如下: 一是评审小组成员组成不妥。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投标法》第三十七条规定: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其评标委员会由招标人的代表和有关技术、经济等方面的专家组成,成员人数为五人以上单数,其中技术、经济等方面的专家不得少于成员总数的三分之二。 二是评审小组直接宣布中标单位不妥。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投标法》第四十条规定:评标委员会应当按照招标文件确定的评标标准和方法,对投标文件进行评审和比较;设有标底的,应当参考标底。评标委员会完成评标后,应当向招标人提出书面评标报告,并推荐合格的中标候选人。招标人根据评标委员会提出的书面评标报告和推荐的中标候选人确定中标人 。招标人也可以授权评标委员会直接确定中标人。
问答题
【问题3】在事件3中,作为监理方,在对数据备份和恢复系统方案审核时,应重点审核哪些要点?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对重要数据的即时备份能力。 (2)备份数据加密功能。 (3)设置的灵活性。 (4)灾难恢复。 (5)并行处理能力。 (6)数据可靠性。 (7)系统的跨平台兼容性。 (8)使用和操作的简便性。 (9)支持LUN屏蔽功能。 (10)数据备份和恢复的效率。 (11)备份管理软件应具备以下功能:显示备份网络拓扑结构图、识别并显示磁带库驱动器、监控作业任务的执行情况(备份进度、资源利用率等)、监控进程的状态。 (12)备份策略的合理性。包括设置备份对象、数据保存时间、备份时间段等。 (13)可以选择灵活的备份策略,支持数据库全备份、数据库增量备份、文件全备份、文件增量备份、系统全量备份、系统增量备份、跟踪备份等多种备份方式。
【答案解析】解析:结合案例场景介绍的灾备中心项目设计阶段工作,监理单位应组织有关人员对承建单位提交的数据备份和恢复系统设计方案进行详细必要的评审,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监理评审意见,出具专题报告。监理在对数据备份和恢复系统方案审核时,应充分考虑灾备中心的应用特点,充分考虑数据备份的及时性、安全性和可靠性,充分考虑数据恢复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充分考虑系统建设的相关技术要求和特点,充分考虑系统配置和备份软件的主要功能和策略等,在实践过程中要重点掌握并运用以下审核要点,开展评审工作并提出针对性意见。 (1)对重要数据的即时备份能力。 (2)备份数据加密功能。 (3)设置的灵活性。 (4)灾难恢复。 (5)并行处理能力。 (6)数据可靠性。 (7)系统的跨平台兼容性。 (8)使用和操作的简便性。 (9)支持LUN屏蔽功能。 (10)数据备份和恢复的效率。 (11)备份管理软件应具备以下功能:显示备份网络拓扑结构图、识别并显示磁带库驱动器、监控作业任务的执行情况(备份进度、资源利用率等)、监控进程的状态。 (12)备份策略的合理性。包括设置备份对象、数据保存时间、备份时间段等。 (13)可以选择灵活的备份策略,支持数据库全备份、数据库增量备份、文件全备份、文件增量备份、系统全量备份、系统增量备份、跟踪备份等多种备份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