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解析】[要点解析] 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CMM(Capability Maturity
Model)描述和分析了软件过程能力的发展和改进程度,确立了一个软件过程成熟程度的分级标准。CMM将软件过程的成熟度分为5个等级,详见表6-5。
{{B}}表6-5 CMM模型概要{{/B}}
{{B}}级别{{/B}} |
{{B}}描述{{/B}} |
{{B}}特点{{/B}} |
{{B}}关键过程域{{/B}} |
第一级 |
初始级 |
软件过程是无序的,几乎没有明确定义的步骤,成功完全依赖个人努力和英雄式的核心任务:企业一般不具备稳定的软件开发与维护的环境,常在遇到问题的时候就放弃原定的计划,而只专注于编程与测试 |
|
第二级 |
可重复级 |
在这一级别上,建立了基本的项目管理过程来跟踪成本、进度和机能,制定了必要的过程纪律,并基于以往的项目的经验来计划与管理新的项目 |
需求管理、配置管理,软件子合同管理、项目跟踪与监控等 |
第三级 |
已定义级 |
管理和工程的软件过程已经文档化、标准化,并综合成整个软件开发组织的标准软件过程。所有的项目都采用根据实际情况修改后得到的标准软件过程来发展和维护软件 |
组织过程定义、集成软件管理、软件产品工程等 |
第四级 |
定量管理级 |
在这一级别上,制定了软件工程和产品质量的详细度量标准,使用定量分析来不断地改进和管理软件过程。软件过程和产品的质量都被开发组织的成员所理解和控制,因此软件产品具有可预期的高质量 |
定量的过程管理、软件质量管理 |
第五级 |
优化级 |
通过来自过程质量反馈和来自新观念、新技术的反馈使过程能持续不断地改进。可见整个企业将会把重点放在对过程进行不断的优化。企业会采取主动去找出过程的弱点与长处,以达到预防缺陷的目标 |
缺陷预防、技术变更管理过程变更管理 |
|
CMM是对软件组织进化阶段的描述,随着软件组织定义、实施、测量、控制和改进其软件过程,软件组织的能力经过这些阶段逐步前进。该模型的第2级为可重复级,它包含了选项A的“软件子合同管理、软件配置管理、软件项目计划和需求管理、软件项目跟踪与监控”等关键过程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