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解析】(1)西方利率决定理论中,最有影响的利率决定理论包括:古典利率理论、可贷资金利率理论、流动性偏好利率理论。
①古典利率理论。其主要思想包括:利率由实际因素投资和储蓄或生产率与节约率决定,投资是对资金的需求,随利率上升而减少,储蓄是对资金的供应,随利率上升而增加,利率是资金需求与供给相等时的价格。这种理论强调的是非货币的实际因素在利率决定中的作用。
②流动性偏好利率理论。它是由凯恩斯提出的一种偏重短期货币因素分析的货币利牢理论。根据流动性偏好利率理论,货币需求包括交易性需求、预防性需求和投机性需求。货币供给表现为满足收入和利率函数的货币需求的供应量,是政策变量,取决于货币政策,利率是资金需求与供给相等时的价格。流动性偏好利率理论可表示为:
Md=M(Y,I)
Md=KY+L(I)
Md=Ms
③可贷资金论。由英国的罗伯逊和瑞典的俄林提出,认为借贷资金的需求和供给均包括两个方面,借贷资金需求来自某期间投资流量和该期间人们希望保有的货币余额;借贷资金的供给来自于同一期间的储蓄流量和该期间货币供给量的变动。其中货币供给与利率晕正相关关系;而货币需求与利率则是负相关关系。就总体来说,均衡条件为:I+ΔM
d
=S+ΔM
s
。这样,利率便决定于可贷资金供求的均衡。可贷资金在很大程度上受中央银行的控制,因此政府的货币政策成为利率决定的因素而必须考虑。
(2)古典利率决定理论和流动性偏好利率理论、可贷资金利率理论之间的区别表现在:
①在利率决定因素上:古典利率决定理论主要强调非货币的实际因素在利率决定中的作用,这种实际因素是投资和储蓄或生产率与节约;而流动偏好利率理论强调货币因素的作用,忽视实际因素的作用;可贷资金理论既强调货币因素又注重实际因素的分析。
②在对货币的分析上:流动性偏好利率理论与可贷资金利率理论之间也存在分歧,主要表现:流动性偏好利率理论中的货币供求是存量,而可贷资金利率理沦是对货币供求流量的分析;流动性偏好利率理论主要分析短期市场利率,而可贷资金利率理论主要研究实际利率的长期波动;流动性偏好利率理论是短期货币利率理论,而可贷资金理论是长期实际利率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