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题

在临床工作中, 当一些患者的疾病病理变化并不严重, 但其伴随的疼痛感受非常剧烈、 与其病情不匹配, 此时医生可给予患者安慰剂, 并告诉患者这是止痛药, 能够帮助患者有效的缓解疼痛。 试分析在这种情况下, 医生采用了什么方式帮助患者缓解疼痛?这种方式能产生效果, 取决于什么因素?并阐述影响疼痛的心理社会因素。

【正确答案】

医生暗示了患者, 所以缓解了疼痛。 暗示的效果主要取决于患者接受暗示的程度和暗示者被患者信任的程度。
影响疼痛的心理社会因素包括:
(1)早期经验: 人们对疼痛的感受和反应受幼年期教育的影响。
(2)产生疼痛的原因和对后果的评价。
(3)情绪: 积极的情绪可使痛阈增高, 消极的情绪使痛阈降低。
(4)注意: 如果个体把注意力集中在一项任务上, 能减弱对疼痛和感受。
(5)暗示。
(6)人格特点。
(7)文化教育: 对痛觉的观念会影响个体的痛觉体验。

【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