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经济资源就是生产要素,经济资源的稀缺性是一条普遍法则,因此在资源的稀缺性面前,人类就面临选择问题,所谓选择问题实际上就是效率问题。经济效率是人们在配置和使用资源上的效率。经济上的无效率可以分为两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是狭义上的无效率概念,即“资源运用无效率”,也有的学者称之为“生产无效率”,是指一个生产单位、一个区域或一个部门并没有运用自己可支配的稀缺资源,使之没有发挥出最大作用,造成浪费现象,用既定的生产要素没有生产出最大量的产品。 生产无效率又分为生产的技术无效率和生产的经济无效率。前者纯粹是一个物质技术性的概念,仅说明生产过程中所需要的生产要素的投入量与产出量的关系,如果所投入的生产要素中出现浪费,那么就是技术无效率;后者是指在生产过程中没有尽可能地少投入多产出,即没有选择一种能使生产成本最低、产出最大或质量最好的“经济效率”。在没有外部压力(如市场竞争压力)或内在激励的情况下,成本极小化“将是例外而不是通则”。由于不存在“外部压力”,管理者和工人故意不去实现最大利润,使实际产出小于潜在产出,在资源运用上导致无效率。X无效率就是对资源运用无效率的概括,是莱本斯坦于1966年首次提出的。X无效率的后果是:由于没有外部竞争压力,就没有追求成本极小化的动力,因此企业中的浪费现象就与日俱增,最后导致企业负担过重。在这种情况下,就很可能使生产的平均成本高于“最低的可能成本”。 第二个层次是“资源配置无效率”,有人称之为“经济制度的无效率”,是指通过在不同生产单位、不同区域或不同行业之间分配有限的经济资源而没有充分将每一种资源都有效地配置于最适宜的使用方面和方向上。这种无效率概念的深层次含义可以引申为:如果一个经济不能合理地运用和分配资源,达不到若不使某人的状况差一些就不能让另一人变得更好一些的程度,那么这个经济就没有效率,是帕累托无效率。 上述两个层次的经济无效率之间最主要的区别是它们的实现途径不同。前一种效率(运用效率)的实现途径是通过改善内部管理方法和提高生产技术来实现的;后一种效率(配置效率)则是通过外部的生产要素的流动,即通过制度安排(如经济计划或市场机制)的运行来获得的。 这两个层次的经济无效率也有一定的联系:首先,后一种效率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要影响到前一种效率的状态,即总体上的资源配置不当会使微观上一些生产单位或行业的资源利用效率降低;其次,前一种效率对后一种效率也有影响,即如果微观上的效率降低就会减少社会经济资源总量。
【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