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析题

表 2-1 列出了程控数字交换机通常采用的技术,试从表 2-2 中选取最恰当的有关使用技术目的的表述,以序号方式须在表2-1中相应的空白处。

表 2-1

技术 目的
过负荷控制   
远端用户模块  
双机备份  
群处理  
公共信道信令  

表 2-2

序号 可能的目的
1 信令传递速度快、容量大
2 实现用户宽带接入
3 提高可靠性
4 节省规划投资、提高传输质量
5 提高或保证呼叫处理能力
6 方便用户管理
7 提高处理效率
  • 1、
【正确答案】 1、
技术 目的
过负荷控制  5
远端用户模块 4
双机备份 3
群处理 7
公共信道信令 1
    
【答案解析】

过负荷控制 
在呼损一定的条件下,当线群较小时,其利用率较低;当线群容量扩大时,其利用率就逐步升高。但是,当线群容量大到一定程度后,其利用率的提高很慢,这是因为线群的利用率趋向饱和。因此,对线群的组成有下列两个要求。 
①在电话通信网中,要尽可能地把小线群组合成为大线群,以节省投资。
②线群的容量不必太大,一般以 100 条出线为一个线群为宜。因为线群太大,η上升很慢,且过负荷能力很弱,在发生过负荷时,出线利用率难以提高,会造成呼损话务量增加,致命呼损值增长,服务质量严重下降。
呼损计算公式表达了 P,V 和 A 三个量之间的函数关系。 
其计算结果可得出下列结论。 
在呼损 P 保持不变的条件下,如果话务量 A 增大,则出线数 V 必须要增加;或者说,在 V 增加时,线群所能承受的话务量 A 可以增大。
在话务量不变时,出线数 V 增加,呼损 P 就会减小;或者说,如果减小呼损 P 的规定,就必须增加出线数 V。 
当出线数 V 一定时,当话务量 A 增大,呼损值 P 会增大;或者说,若允许 P 增大时, 线群承受的话务负荷 A 可以增大。 
远端用户模块 
远端用户级是指装在距离电话局较远的用户分布点上的话路设备,其基本功能与局内用户级相似,也包括用户电路和话务集中器,只是把用户级装到远离交换局的用户集中点去,它是将若干个用户线集中后以数字中继线连接至母局。由于用户语音信号在经数字传输之前就已数字化,故传到交换局的语音信号不必再进行 D/A 转换,即可直接经数字中继接口进入数字交换网络进行交换。远端用户级也可称为远端模块。
 群处理 
执行同一道程序时,同时对多个事件进行处理,即群处理。主要用于同时数量较多的处理。比如每个用户的摘、挂状态数据只占一个二进制位。每次只对一个二进制位进行检测,这效率太低了,因此在实际处理中采用“群处理”办法,即每次对一组用户(例如 8 位处理机每次对 8 个用户)进行检测。这样既节省机时又提高了扫描速度。
 公共信道信令(CCS)方式 
公共信道信令方式是与随路信令完全不同的另一种信令方式。这种信令方式,是将话路信道和信令信道分开,话路信道只传送话音信号,为各话路服务的信令从各话路中移出,在专门设置的信令信道中进行传送。另外,由于信令传送时间较短,采用一条话路配置一条信令信道很不经济,因而采用一群话路的信令共用一条信道来传送,即这一条信令信道是多条话路所公用的,所以这种信令方式称为公共信道信令方式,简称共路信令方式。 
公共信道信令在传送方式上的变化使得它不需再将信令内容分为线路信令和记发器信令。它是在软件控制下采用高速数据信息来传送信令,从而建立呼叫接续时间比随路信令方式大大缩短,并且增加或改变信令信息十分方便。尤其是它更能适应现代电信网的发展。 
公共信道信令方式与随路信令方式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①传送速度显著提高,接续时间大大缩短,现在的随路信令方式中,长话接续约为 9 秒,本地接续约为 6 秒,采用公共信道信令后接续约为 2秒。
②信令容量大,除能提供呼叫接续的信令外,还可为电话网管理、集中维护、集中计费等集中服务提供信令。 
③由于信令的传送与话路完全分开,在通话时间内可根据需要来处理和传递信令。 
④可灵活地增加信令和修改信令。 
⑤使数量很大的随路信令设备大大简化,从而对大话路群更为经济。 
⑥适应电信网发展的需要。 
但也应该看到,公共信道信令方式对信令消息的传送和处理的准确性要求较高,必须采取控制差错的措施,要求系统中具有差错检测和纠错能力,要求未被检测的差错率在 10-8~10-10 量级以下,并要求必须有备份,以确保信令链路有很高的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