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
.年产2.5万张牛皮革新建项目
【素材】 A皮革公司在B市某工业园有一个年加工皮革2.5万张(折牛皮标张)的制革生产装置。几年后在C市新建一个制革厂,生产规模为年加工皮革11.5万张(折牛皮标张)。拟建项目占地面积551300m
2,总投资为7800万元。主体工程包括鞣制车间、整饰车间、冲洗车间;配套建设的有职工宿舍、厂区污水处理站。A皮革公司拟将污水经处理后农灌。
制革生产一般包括准备工段、鞣制工段和整饰工段,其工艺流程如下:
问答题
1. 该项目的主要污染因子是什么?
【正确答案】制革废水的污染因子为COD、BOD5、SS、S2-、C1-、氨氮、Cr6+、总铬、酚、pH、色度、动植物油类;
大气污染因子主要有:TSP、PM10、SO2、NOx以及NH3、H2S等生产工艺过程排放的恶臭污染物等;
固体废物:废毛、肉膜、碎皮、边角料、革屑、污水处理站污泥;
噪声:设备噪声。
【答案解析】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考试大纲中“四、环境影响识别、预测与评价(1)识别环境影响因素与筛选评价因子”。
制革废气除了锅炉烟气外,还包括生产中使用的有机溶剂的挥发物和原料皮存贮过程、生产过程及污水处理站产生的恶臭污染物。
废水主要来源:原料皮在物理—化学加工和机械加工过程中,大量的蛋白质、脂肪转入废水、废渣中;使用的大量化工原料如酸、碱、盐、硫化钠、石灰、铬鞣剂、加脂剂、染料有相当部分进入废水中。制革中废水主要来自准备、鞣制和湿加工工段,其中鞣前准备工段的废水排放量和排放的污染负荷占制革总废水量的70%以上,鞣制工段和鞣后湿加工工段的废水排放量占8%和20%左右。制革废水碱性大,色度重,含蛋白质、脂肪、染料等有机物,含铬、硫化物、氯化物等无机物,属有毒有害废水。其中脱铬工序传统工艺废液中铬含量在2~4g/L,灰碱脱毛废液中硫化物含量可达2~6g/L,这两股浓废液是废水防治的重点。
问答题
2. 如何对该项目进行水环境保护验收监测点位布设?
【正确答案】在污水处理站总排口布点监测COD、BOD5、SS、S2-、C1-、氨氮、pH、色度、动植物油类;在车间或车间处理设施的排放口进行布点,监测总铬和六价铬项目。
【答案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污水排放口监测位置。
对第一类污染物,不分行业和污水排放方式,也不分受纳水体的功能类别,一律在车间或车间处理设施排放口采样。
第一类污染物有总汞、总镍、总铍、总铬、总砷、总铅、总银、六价铬、总镉、烷基汞、苯并[a]芘、总α放射性、总β放射性,共13类。
举一反三
《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规定:
第一类污染物采样点位一律设在车间或车间处理设施的排放口或专门处理此类污染物设施的排口;第二类污染物采样点位一律设在排污单位的外排口;进入集中式污水处理厂和进入城市污水管网的污水采样点位应根据地方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要求确定;监测整体污水处理设施效率时,在各种进入污水处理设施污水的入口和污水设施的总排口设置采样点;监测各污水处理单元效率时,在各种进入处理设施单元污水的入口和设施单元的排口设置采样点。
问答题
3. 该项目环评报告书应设置哪些评价专题?
【正确答案】该项目环评报告书应设置的评价专题包括:拟建项目工程概况、工程分析、区域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声环境影响评价、固体废物环境影响评价、土壤环境影响评价、污水进行农田灌溉的可行性分析、环境污染防治措施及可行性分析、项目产业政策符合性分析、清洁生产、总量控制、环境经济损益分析、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
【答案解析】[考点] 本题考点为环评报告中评价专题设置问题,即把握环评项目全局性和整体性方向。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考试大纲中“四、环境影响识别、预测与评价(4)确定环境要素评价专题的主要内容”。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总纲》中的规定,一般的环境影响评价专题包括:工程分析、现状评价、影响评价、环保措施、总量控制、清洁生产、环境经济损益分析、环境监测与管理等。如果是新建项目,则必须增加对厂址选择的环境合理性分析。
注意:对于利用污水进行农业灌溉的项目,一定要对污水灌溉进行环境及技术可行性分析,特别是对衣作物和土壤影响进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