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论述题 材料1:古罗马法学家盖尤斯《法学阶梯》:法是关于人世和神世的学问,关于正义与不正义的科学。
    材料2:2012年3月14日,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表决通过关于修改刑事诉讼法的决定,此次刑事诉讼法修改幅度较大,修改内容涉及100多处,修改比例超过总条文的50%。此次刑事诉讼法修改,坚持实体正义与程序正义并举,加强对刑事诉讼程序机制的构建,对侦查、起诉、审判、执行以及特别程序等进行了重要完善,努力追求并促成程序正义的实现。
    请结合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问答题     请根据材料1分析盖尤斯在法本质上的学说和正义作为法律价值的作用。
 
【正确答案】盖尤斯在法本质上坚持唯心主义神意论,认为法是人的意志和神的意志的体现。从盖尤斯对法与正义关系的概括,可以看出正义对法律具有如下价值作用:正义是法律的存在根据和评价标准。法律的好坏需要评价标准,正义就是检验现实中法律好坏的根本标准和依据。
【答案解析】
问答题     请根据材料2分析法律对正义保障作用的体现。
 
【正确答案】从法律对正义的保障作用角度分析,刑事诉讼法的大幅度修订表明:①刑事诉讼法将程序正义融入刑事诉讼法律制度和法律规范之中,实行法治化管理,严格依法办事,从而全面促进和保障程序正义的实现。②通过刑事诉讼当事人权利和义务机制,公正地分配社会的利益和负担,并设定程序公正来保障,使实体正义与程序正义都通过立法方式落实。③通过刑事诉讼上规定的惩罚机制,在刑事司法领域上保障程序正义的实现。
【答案解析】
问答题     结合材料1、2分析正义的特点。
 
【正确答案】正义具有如下特点:①正义既有普遍性又有特殊性。正义的普遍性即正义所反映的是人类文明的基本共识与人类生活的根本理想;正义的特殊性是指这种反映根本理想的普遍正义,始终只能是在具体的和特殊的人类生活境况之中存在并得到实现。②正义既具有超时代性又具有时代性。正义的超时代性表现为正义与人的存在和发展相一致,正义反映了人所具有的共同情感、理想和需求;正义的时代性表现为具体的不同时代的人们对正义的认识、理解和态度又是彼此有区别的。③正义既具有客观性又具有主观性。正义的客观性是指它是人类作为一个整体所具有的共性,这些共性不以具体的人的各种自然和社会差异因素的存在而发生改变;正义的主观性是指现实生活中正义观念的某些具体内容始终与人们的具体生活状况及其感受直接相关,因而体现出强烈的主观性。
【答案解析】
问答题   加强人权司法保障是保证公正司法、提高司法公信力的改革要求之一。请从法官进行法律适用的角度,论述如何加强人权的司法保障。
 
【正确答案】(1)法律适用存在法律规范竞合或者冲突的,裁判文书应当说明选择的理由。民事案件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作为裁判直接依据的,法官应当首先寻找最相类似的法律规定作出裁判;如果没有最相类似的法律规定,法官可以依据习惯、法律原则、立法目的等作出裁判,并合理运用法律方法对裁判依据进行充分论证和说理。法官行使自由裁量权处理案件时,应当坚持合法、合理、公正和审慎的原则,充分论证运用自由裁量权的依据,并阐明自由裁量所考虑的相关因素。 (2)加强人权司法保障,主要有:健全落实罪刑法定、疑罪从无、非法证据排除等法律原则的法律制度。完善对限制人身自由司法措施和侦查手段的司法监督等举措。 (以上要点需要联系我国司法实践实际展开)
【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