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的腰包越来越鼓,生活水平也普遍提高,然而物质的丰富并没能带来精神的富足,反而越来越多的人觉得自己成为了“弱势群体”,比如农民工、大学生、白领、大学教授、公务员等,可见这不是一个行业或是一些特定人群的问题,而是社会层面的问题。在社会快速转型时期,弱势心理成为社会普遍心态,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这种现象值得高度重视与警惕。究其原因,我认为有以下几个:
第一,从社会经济发展来说,中国经济迅速发展,但贫富差距不断拉大,阶层固化等问题也日益凸显,社会资源分配不公使得不少群体都心存不满,当一些群体与阶层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获得越来越多社会资源的时候,另一部分社会成员却因为获取资源的有限性而逐渐被抛到了主流社会发展的轨道之外,在这种情况下,弱势心理自然会迅速蔓延。第二,从自身发展来说,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无论是物质财富的获得、政治权利的实现,还是话语权的掌握、礼会地位的提高都不尽如人意。第三,人们越来越注重物质层面的需求,忽略对精神需求的培养,导致精神生活的匮乏。导致了不安的情绪产生。
要想消除公众普遍的弱势心理,除了社会主体的自立、自尊、自强,最主要的就是加快民主进程,应当尊重和保障社会各阶层群体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权利,特别是要加强民主制度建设,保障群体的参与权、知情权和表决权,尤其是保障其参与社会公共事务和与自身权益有关的各项决策的权利,使其能够依据法律程序维护合法权益,公众的弱势心理就会大大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