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 甲公司以900万元购入3%的股权,作为金融工具核算,然后又以19000万元购入57%的股份,购买日,原持有3%的股权的公允价值为1000万元,B公司的净资产公允价值为30000万元。已知发生交易前不存在关联方关系。

要求1:(1)个别财务报表中,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成本19900万元,会计处理是否正确,如不正确,指出正确的会计处理;(2)计算合并报表中的商誉。

要求2∶在合并日,合并协议约定,如果被合并方利润超过5000万元,额外支付银行存款1000万元,长投的初始投资成本应如何确认?

要求3: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3月1日发生的合并,在2月25日发生的内部交易需要在合并日进行抵销吗?

要求4∶甲公司以7000万元出售全资子公司20%的股权,剩余80%,出售后仍有控制权。

【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1.(1)会计处理不正确。正确的会计处理:购买日之前持有的股权投资按照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的,应当将按照该准则确定的股权投资的公允价值加上新增投资成本之和,作为改按成本法核算的初始投资成本,所以个别财务报表中确认的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成本=1000+19000=20000(万元)
(2)合并报表中的商誉=(1000+19000 ) -30000×60%=2000(万元)

企业通过多次交易分步实现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应当区分个别财务报表和合并财务报表进行相关会计处理︰

1.个别财务报表购买日之前持有的股权投资,采用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准则进行会计处理的,应当按照该准则确定的股权投资的公允价值加上新增投资成本之和,作为改按成本法核算的初始投资成本,购买日之前持有的被购买方的股权涉及其他综合收益的,计入留存收益,不得计入当期损益。

2.合并财务报表①合并成本=购买日之前所持被购买方的股权于购买日的公允价值+购买日新购入股权所支付对价的公允价值②合并商誉=合并成本-购买日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持股比例

2.1.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涉及的或有对价 ,购买方应当将合并协议约定的或有对价作为企业合并转移对价的一部分,按照其在购买日的公允价值计入企业合并成本。

2.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涉及的或有对价,在确认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时,应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13号——或有事项》的规定,判断是否应就或有对价确认预计负债或者确认资产,以及应确认的金额;确认预计负债或资产的,该预计负债或资产金额与后续或有对价结算金额的差额不影响当期损益,而应当调整资本公积(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资本公积(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不足冲减的,调整留存收益。

3.需要抵销。合并方和被合并方在合并日及以前期间发生的内部交易,应作为内部交易进行抵销。

4.企业持有对子公司投资后,如将对子公司部分股权出售,但出售后仍保留对被投资企业控制权,被投资企业仍为其子公司的情况下,出售股权的交易应区别母公司个别财务报表与合并财务报表分别处理︰

1.从母公司个别财务报表角度,应作为长期股权投资的处置,确认有关处置损益。即出售股权取得的价款或对价的公允价值与所处置投资账面价值的差额应作为投资收益或是投资损失计入处置投资当期母公司的个别利润表。

2.在合并财务报表中,因出售部分股权后,母公司仍能够对被投资企业实施控制,被投资企业仍应当纳入母公司合并财务报表。合并财务报表中,处置长期股权投资取得的价款(或对价的公允价值)与处置长期股权投资相对应享有子公司自购买日(或合并日)开始持续计算的净资产份额之间的差额,应当调整资本公积(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资本公积(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的余额不足冲减的,应当调整留存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