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选题

下列选项中,(     )体现了否定之否定的规律。

【正确答案】 A、B、C、D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政治常识,主要考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相关知识点。否定之否定的规律是辩证法的基本规律之一。否定之否定规律表明,客观事物的发展,由于自身内部矛盾的作用,是一个由肯定到否定,再到否定之否定的合乎客观规律的过程。这一过程历经两次否定、三个阶段,由肯定到否定,再由否定到第二次否定,即否定之否定,事物发展因此表现为一个周期。否定之否定不同于第一阶段的肯定,作为事物发展第三阶段的否定之否定是在经过两次扬弃,吸收了肯定阶段和否定阶段的优点,抛弃了其各自的片面性的更高层次的发展,是在更高基础上的回归和在更高阶段上的重复。

A项正确,关于“光”的性质的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过程。17世纪末,牛顿提出了光的微粒说,认为光是由微粒状的物质组成的。不久,惠根斯在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光的波动说,认为光是一种波动。最终,爱因斯坦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提出光的波粒二象说,认为光既是波,又是微粒,是连续的,又是不连续的。

B项正确,“团结——批评——团结”延安整风运动采取的方针,在团结党内同志的基础上采取“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对犯错误的同志不着重追究个人责任,而着重分析其犯错误的环境和原因,以达到在弄清思想的同时进一步团结同志的目的。

C项正确,唯物辩证法认为麦株是对麦粒的否定,麦粒又一次对麦株进行二次否定,回到麦粒本身,是一种“回到起点的运动”。麦粒-麦株-麦粒就是否定之否定规律的体现,生物是进化的,从科学上讲前后麦粒的基因会有所改变,优胜劣汰,总会有新的品种出现的时候,只是量的积累需要时间罢了。

D项正确,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一开始的统一是由于自身内部的肯定方面的主导作用,它的表现是统一的,一旦二者之间否定方面占据主导,就会对其本身固有的状态进行否定,达到第二种状态,即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分裂,同上可得,二者的再此统一也是对于自身的否定而形成。D选项体现了否定之否定的规律。

故正确答案为AB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