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题

论述建构主义学习观的主要观点及其在教育中的应用。

  • 1、
【正确答案】 1、

建构主义被称为“教育学心理学的一场革命”,从建构主义学习观的角度来分析,具体展开如下:
1.建构主义的学习观:
(1)学习是主动建构的过程。学习不是由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的过程,而是学生建构知识的过程;学习者不是被动的信息吸收者,而是主动的信息建构者,这种建构不能由其他人代替。
(2)学习具有社会互动性。学习是通过对某种社会文化的参与而内化相关的知识和技能、掌握有关的工具的过程,这一过程常常要通过一个学习共同体的合作互动来完成。这种学习共同体是由学习者及其助学者(包括教师、专家、辅导者等)共同构成的团体,彼此之间经常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沟通交流,分享各种学习资源,共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
(3)学习具有情境性。建构主义者提出了情境性认知的观点。知识存在于具体的、情境性的、可感知的活动之中、不是套独立于情境的知识符号,只有通过实际应用活动才能真正被人理解。人的学习应该与情境化的社会实践活动联系在一起,通过对某种社会实践的参与而逐渐掌握有关的社会规则、工具、活动程序等,形成相应的知识。
2.建构主义学习观在教育中的运用: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即通过人际 间的协作活动而实意义建构的过程。因此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的四大要素。
(1)情境。学习环境中的情境必须有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意义建构。这就对教学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就是说,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教学设计不仅要考虑教学目标分析,还要考虑有利于学生建构意义的情境的创设,并把情境创设看作教学设计最重要的内容之一。
(2)协作。协作发生在学习过程的始终,协作对学习资料的搜集与分析、假设的提出与验证、学习成果的评价直至意义的最终建构均有重要作用。
(3)会话。会话是协作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学习小组成员之间必须通过会话商讨如何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的计划;此外,协作学习过程也是会话过程,在此过程中,每个学习者的思维成果为整个学习群体所共享,因此会话是达到意义建构的重要手段之一。
(4)意义建构。所要建构的意义是指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事之间的内在联系,意义建构是整个学习过程的最终目标。在学习过程中帮助学生建构意义就是要帮助学生对当前学习内容所反映的事物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其他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达到较深刻的理解。获得知识的多少取决于学习者根据自身验去建构有关知识的意义能力,而不取决于学生记忆和背通教师讲授内容的能力。

    
【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