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某电厂新建2X300MW国产亚临界燃煤机组,机组以发电机一变压器组单元接线接入220kV系统双母线,220kV配电装置采用双母线母联兼旁路母线接线方式,启动/备用电源由老厂110kV母线引接,主变压器中性点和启动/备用变中性点经隔离开关接地,根据系统需要可直接接地或不接地运行,发电机中性点经二次侧接有电阻的单相变压器接地,高厂变压器及启备变压器低压侧中性点经电阻接地,电阻为9.1Ω,400A。发电机次暂态电抗为16.01%。高压启动/备用变压器的中性点采用固定接地方式,主变压器中性点经隔离开关接地方式,高压厂用变压器及启/备变半穿越阻抗为21%,高压厂用变压器及高压启动/备用变压器均采用分裂绕组型变压器,高压厂用电设两段公用段及脱硫段,分别由机组高压厂用工作段供电。
单选题
关于发电机变压器组保护配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U}} {{/U}}。
- A.发电机变压器组主保护应具有发电机纵联差动保护和变压器纵联差动保护,不必按照双重化的原则配置;
- B.发电机应配置过励磁保护,宜配置突然加电压保护和失步保护;
- C.发电机变压器组主保护,宜配置发电机纵联差动保护和变压器纵联差动保护;
- D.纵联差动保护,应装设电流回路断线监视装置。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解析] 依据《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GB/14825-2006),6页第4.2.3.5条要求,100MW及以上发电机变压器组应装设双重主保护,因此A选项是错误的;按照8页第4.2.13条及4.2.16条、9页第4.2.19条,B选项是正确的;C选项,按照第4.2.3.5条要求,是正确的;按照6页第4.2.3.7条,D选项是正确的。
单选题
关于发电机变压器组保护的出口动作方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U}} {{/U}}。
- A.发电机定子接地保护,带时限动作于信号,也可动作于发电机减功率;
- B.发电机定子绕组过负荷的反时限部分应动作于解列或程序跳闸;
- C.发电机励磁回路一点接地、频率异常、励磁电流异常下降或消失等异常运行方式,保护动作于停机,宜采用程序跳闸方式;
- D.发电机励磁绕组过负荷保护的反时限部分应动作于解列。
本工程发电机保护TA变比为15000/5A,5P20,发电机定子额定电流10190A,发电机次暂态电抗Xd"=16.01%,请根据上述已知条件回答下列有关定子绕组过负荷保护问题。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解析] 依据《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GB/14825-2006),7页第4.2.4.3条要求,选项A是错误的;依据7页第4.2.8.2条要求,选项B是错误的;依据9页第4.2.17条要求,选项C是正确的;依据8页第4.2.10条要求,选项D是错误的。
单选题
定子绕组过负荷保护的定时限部分的动作电流可选择{{U}} {{/U}}。
- A.3.12A;
- B.3.75A;
- C.4.50A;
- D.5.24Aa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根据《大型发电机变压器继电保护整定计算导则》(DL/T 694-1990)15页,定时限过负荷保护动作电流Iop=KrelIgn/Krna=3.75~4.20A,因此正确答案为B,可靠系数K rel=1.05;
返回系数Kr=0.85~0.95;
电流互感器变比na=15000/5A;
发电机额定电流Ign=10190A
单选题
对定子绕组过负荷保护的反时限部分的上限电流为{{U}} {{/U}}。
- A.5.48A;
- B.26.52A;
- C.8.22A;
- D.10.96A。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根据《大型发电机变压器继电保护整定计算导则》(DL/T 684-1999)P15,反时限跳闸特性的上限电流按机端三相金属性短路的条件整定,Iop-Ign/KsatX"dna=26.52A,因此正确答案为B。
发电机次暂态电抗X'd=16.01%;
饱和系数Ksat=0.8;
电流互感器变比na=15000/5A;
发电机额定电流Ign=10190A
单选题
对定子绕组过负荷保护的反时限部分的下限电流可选择{{U}} {{/U}}。
- A.3.12A;
- B.3.84A;
- C.4.41A;
- D.6.24A。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根据《大型发电机变压器继电保护整定计算导则》(DL/T 684-1999)15页,反时限跳闸特性的下限电流按与过负荷保护的定时限动作电流进行配合,Iopmin=KcoIop=1.05×(3.75~4.20)=(3.94~4.41)(A),因此正确答案为C,配合系数Kco=1.05。
单选题
关于直流系统电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U}} {{/U}}。
- A.控制负荷专用的蓄电池组的电压宜采用110V或220V;
- B.动力负荷和直流事故照明负荷专用蓄电池组的电压宜采用220V;
- C.蓄电池组在正常浮充电方式下,直流母线电压应为直流系统额定电压的110%;
- D.动力负荷系统的直流母线电压允许在直流系统额定电压的变化范围是85%~110%。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解析] 按照《电力工程直流系统设计技术规程》(DL/T 5044-2004)6页第4.2.1条,选项A是错误的,选项B是正确的;按照P6第4.2.2条,选项C是错误的;按照6页第4.2.3条和第7页4.2.4条,选项D是错误的。
单选题
关于直流负荷统计时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U}} {{/U}}。
- A.本工程控制保护、监控系统直流负荷的事故放电计算时间应为3h;
- B.本工程氢密封油泵的事故放电计算时间应为2h;
- C.本工程直流润滑油泵的事故放电计算时间应为3h;
- D.UPS的事故放电计算时间为0.5h。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解析] 按照《电力工程直流系统设计技术规程》(DL/T 5044-2004),13页第5.2.2条,选项A是错误的,按照14页表5.2.3、第6条、第7条、第8条选项B、选项C是错误的,选项D是正确的。
单选题
本工程动力用直流系统选用密封铅酸蓄电池组,浮充电压范围为2.25~2.30V,实际取值2.25V/只,请问蓄电池组应选用蓄电池(1.05U
n/U
f){{U}}
{{/U}}只。
- A.100;
- B.102;
- C.103;
- D.118。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解析] 按照《电力工程直流系统设计技术规程》(DL/T 5044-2004)36页B1.1项,n=1.05×220/2.25=102.67,实际选择应较计算值大,故选择103只较合适。
单选题
单体蓄电池均衡充电电压范围为2.33~2.35V,请问根据本工程的实际计算,动力用蓄电池组单体蓄电池均衡充电电压应选择{{U}}
{{/U}}为宜(U
c≤1.125U
n/n)。
- A.2.25V;
- B.2.75V;
- C.2.35V;
- D.2.50V。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解析] 按照《电力工程直流系统设计技术规程》(DL/T 5044-2004)36页B.1.2项,Uc≤1.125×220/103=2.40,2.35最接近2.40,应选择2.35V为宜。
单选题
本工程动力用蓄电池的放电终止电压应选择{{U}}
{{/U}}为宜(U
m≥0.875U
n/n)。
- A.1.75V;
- B.1.80V;
- C.1.85V;
- D.1.87V。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解析] 按照《电力工程直流系统设计技术规程》(DL/T 5044-2004)36页B1.3项,Um≥0.875Un/n=0.875×220/103=1.87,因此应选择1.87V为宜。
单选题
本工程动力用直流负荷统计如下:经常负荷电流4.5A,事故放电初期(1min)电流768A,持续事故放电(30min)电流433.2A,持续事故放电(60min)电流215A,事故放电末期或随机放电电流为147A,另外假定本工程蓄电池事故放电终止电压为1.90V,此时蓄电池组1min放电时的容量换算系数为1.18,29min为0.764,30min为0.755,59min为0.548,60min为0.520,随机负荷的容量换算系数为1.27,则本工程动力用蓄电池组容量应选择{{U}}
{{/U}}为宜。
- A.800Ah;
- B.1200Ah;
- C.1500Ah;
- D.2000Ah。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解析] 按照《电力工程直流系统设计技术规程》(DL/T 5044-2004)44页B2.2.3项,
第一阶段:Cc1=KkI1/Kc=1.4×768/1.18=911.2(Ah);
第二阶段:Cc2=Kk[I1/Kc1+(I2-I1)/Kc2]一1.4×[768/0.755+(433.2-768)/0.764]=810.6(Ah);
第三阶段:Cc3=Kk[I1/Kc1+(I2-I1)/Kc2+(I3-I2)/Kc3]
=1.4[768/0.520+(433.2-768)/0.548+(215-433.2)/0.755]
=806.47(Ah);
随机负荷计算容量:CR=IR/KCR=147/1.27=115.75
取第二阶段的计算容量与随机负荷计算容量相加:810.6+115.75=926.35(Ah);
实际选择的蓄电池组容量应比计算容量大,选择答案中1200Ah较接近,故正确答案为B。
单选题
本工程假定动力用蓄电池组容量为1200Ah,经常负荷电流4.5A,充电机额定电流应选择( )。
- A.80A;
- B.120A;
- C.160A;
- D.200A。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解析] 按照《电力工程直流系统设计技术规程》(DL/T 5044-2004),68页C1.1项,(1.0~1.25)I10+Ic=(1.0~1.25)×120+4.5=(124.5~154.5)(A);因答案C与计算值接近,故正确答案为C。
单选题
蓄电池组至直流屏的电缆选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U}} {{/U}}。
- A.该电缆只需满足蓄电池组1h放电率电流即可;
- B.该电缆只需满足蓄电池组至直流屏的电压降小于1%即可;
- C.该电缆只需满足蓄电池组至直流屏的电压降小于3%即可;
- D.该电缆除应满足蓄电池组1h放电率电流外,还应满足蓄电池组至直流屏的电压降小于1%。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解析] 按照《电力工程直流系统设计技术规程》(DL/T 5044-2004),25页第7.3.2项第1条,选项D是正确的。
单选题
本工程高压厂用变压器采用自然油循环风冷无载调压分裂绕组变压器,额定容量:高压侧:40MVA低压侧:25-25MVA,接于发电机出线侧.发电机中性点经二次侧接有电阻的单相变压器接地,高压厂用变压器低压侧中性点经电阻接地,电阻为9.1Ω,400A。下列说法错误的是{{U}}
{{/U}}。
- A.高压厂用变压器高压侧不单独装设单相接地保护,由发电机变压器组保护完成;
- B.高压厂用变压器高压侧主保护可装设纵联差动保护,或装设电流速断保护;
- C.高压厂用变压器低压侧应装设分支过流保护;
- D.高压厂用变压器低压侧应装设中性点接地保护。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解析] 选项A:由于发电机变压器组保护对高压厂用变压器高压侧单相接地故障已能实施有效保护,故不需要单独装设单相接地保护,故选项A是正确的;选项B:依据《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GB/14825-2006),10页第4.3.3.2条要求,该选项是错误的;依据《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GB/14825-2006),10页第4.3.6条和第4.3.7条要求,选项C、D是正确的。
单选题
关于厂用电源切换,下列说法错误的是{{U}} {{/U}}。
- A.高压厂用电源的正常切换宜采用手动并联切换,切换回路宜经同期闭锁;
- B.高压厂用电源的事故切换宜采用快速串联断电切换方式,如快速不成功,应自动转为慢速切换方式;
- C.低压厂用电源的正常切换宜采用手动断电切换方式,不允许电源并列;
- D.低压厂用电源的事故切换应采用延时自动断电切换方式,在时间上应与高压厂用电源的切换相配合。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解析] 依据《火力发电厂厂用电设计技术规定》(DL/T 5153-2002),47页第10.3.1条和第10.3.2条要求,A、B、D选项是正确的,选项C是错误的。
单选题
关于本工程电能表的装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U}} {{/U}}。
- A.高压厂用工作变压器应装设电能表;
- B.高压启动/备用变压器应装设电能表;
- C.低压厂用变压器可装设电能表;
- D.低压电动机均应装设电能表。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解析] 依据《火力发电厂厂用电设计技术规定》(DL/T 5153--2002)(也可依据测量规程),47页第10.2.1条要求,A、B、C选项是正确的,选项D是错误的。
单选题
关于电动机低电压保护,下列说法错误的是{{U}} {{/U}}。
- A.Ⅰ类电动机应装设9~10s的低电压保护;
- B.Ⅱ类、Ⅲ类电动机应装设0.5s的低电压保护;
- C.Ⅰ类电动机低电压保护的电压整定值应为额定电压的45%~50%;
- D.Ⅱ类、Ⅲ类电动机低电压保护的电压整定值与工类电动机相同。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解析] 依据《火力发电厂厂用电设计技术规定》(DL/T 5153-2002)9.6.1要求,A、B、C选项是正确的,选项D是错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