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题1:引入多道程序设计技术的目的是 (61)
题2:某节点。(路由器)存放的路由信息如表3-1所示。
表3-1 路由信息
节点
邻节点
至邻节点开销
A
B
4
A
E
5
B
A
4
B
C
3
B
F
6
C
B
3
C
D
3
C
E
1
D
C
3
D
F
7
E
A
5
E
C
1
E
F
8
F
B
6
F
D
7
F
E
8
则该网络使用的路由算法最可能是 (62) 。节点A根据当前的路由信息计算出的到节点D的路由可能为 (63) 。将路由信息发送到其他节点所采用的基本算法是 (64)
为避免路由信息被重复发送,需要给路由信息包编号。设想每秒钟传送一次路由信息,为确保路由信息包的编号在1年内不重复使用,则编号的最短长度应为 (65) 位。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分析]
题1:多道程序设计是操作系统所采用的最基本、最重要的技术,其根本目的是提高整个系统的效率。多道程序设计改善了各种资源的使用情况,从而增加了吞吐量,充分利用处理器资源,提高了系统效率,但也带来了资源竞争的负面影响。
题2:传统的路由算法有两类:一是距离矢量路由算法(Distance Vector Algorithm,DVA);另一类是链路状态算法(Link State Algorithm,LSA)。
(1)距离矢量法(Distance Vector Routing)。
在距离矢量法中,相邻路由器之间周期性地相互交换各自的路由表备份。当网络拓扑结构发生变化时,路由器之间也将及时地相互通知有关变更信息。
(2)链路状态算法(Link-State Routing)。
链路状态算法,有时也称为最短路径优先算法(Shortest Path First,SPF)。与矢量距离算法不同的是,这种算法需要每一个路由器都保存一份最新的关于整个网络的网络拓扑结构数据库,因此路由器不仅清楚地知道从本路由器出发能否到达某一指定网络,而且在能到达的情况下,还能选择出最短的路径以及使用该路径将经过哪些路由器。使用链路状态算法的路由协议有NLSP、OSPF和IS-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