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甲为向乙借款15万元,将自己的私家车质押给乙。双方签订借款合同后,乙将15万元转给甲,车由乙使用。一天甲谎称去车上找东西向乙借了车钥匙后,未经乙同意将车开走,乙报警。
民警到达现场后,需要调查清楚的有( )。
本题考查实务工作能力。
需要调查取证的,应当针对现场情况和警情特点,及时、全面收集、固定证据,查明当事人基本情况,案件的原因、过程和结果,行为手段和方式等。
A项正确。车的大概价值决定了案情的严重性以及案件的性质,需要收集。
B项正确。调查车离开轨迹,有助于寻找车辆,需要收集。
C项正确。谁开走了车及其目的,涉及违法犯罪嫌疑人的情况,需要收集。
D项正确。甲、乙之间的质押借款合同是否属实,决定是否涉及违法犯罪,需要收集。
故正确答案为ABCD。
如果在民警调查时,甲否认自己开走车,并主张乙赔偿自己的车。经调查,甲开走车的情况属实。关于甲的行为定性最恰当的是( )。
本题考查刑法。
A项正确、D项错误,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甲为了让乙“借”15万元给其,和乙签订了质押合同,后又谎称找东西将车开走后不还,客观上采取了欺骗乙的方法,让乙在被骗的情况下处分了自己的财产,甲的行为构成诈骗罪。
B项错误,盗窃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窃取他人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扒窃的行为。甲并未采取秘密窃取的行为,不构成盗窃罪。
C项错误,抢夺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公然抢夺他人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甲并非公然抢夺乙的财产,不构成抢夺罪。
故正确答案为A。
甲开走车后拒绝还车,下列关于甲民事责任的说法正确的有( )。
本题考查民法。
A项正确,《民法总则》第一百八十六条规定:“因当事人一方的违约行为,损害对方人身权益、财产权益的,受损害方有权选择请求其承担违约责任或者侵权责任。”甲将车交给乙后,质权即成立,甲将车开走后不还车,则违反了双方的质押合同,应承担违约责任。
B项错误,《合同法》第一百九十六条规定:“借款合同是借款人向贷款人借款,到期返还借款并支付利息的合同。”第二百一十一条规定:“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对支付利息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视为不支付利息。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约定支付利息的,借款的利率不得违反国家有关限制借款利率的规定。”甲乙双方签订了借款合同,但双方未明确约定利息,视为不支付利息。甲作为借款人,负有到期返还借款的义务。
C项正确,甲的行为违反了双方的合同约定,乙可以向法院提起侵权之诉或者违约之诉,要求甲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D项错误,甲将车质押给乙,甲仍然是车的所有权人,乙只是质权人,在甲不履行借款合同时,对该车享有拍卖、变卖所得财产的优先受偿权,对该车并不享有所有权,不能向法院主张甲侵犯了其对车的所有权。
故正确答案为A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