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成本与经济成本的含义及相互区别?
(1)会计成本又称为历史成本,是指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所实际发生的一切成本。包括工资、利息、土地和房屋的租金、原材料费用、折旧等。会计成本是会计记录在公司账册上的客观的和有形的支出,包括生产、销过程中发生的原料、动力、工资、租金、广告、利息等支出。会计成本是显性成本,它可以用货币计量,是可以在会计的账目上反映出来的。
(2)经济成本是为了进行经济分析或适应管理决策的需要而建立起来的成本概念,是由会计成本(显性成本)和机会成本(内在成本)构成。经济成本是企业运作过程中的全部成本,是显性成本与隐性成本二者之和。
①显性成本是指厂商在生产要素市场上购买或租用他人所拥有的生产要素的实际支出。例如,某厂商雇用了一定数量的工人,从银行取得了一定数量的贷款,并租用了一定数量的土地,为此,这个厂商就需要向工人支付工资,向银行支付利息,向土地出租者支付地租,这些支出便构成了该厂商的生产的显性成本。
②隐性成本是相对于显性成本而言的,是指厂商本身所拥有的且被用于该企业生产过程中的那些生产要素的总价格。隐性成本与厂商所使用的自有生产要素相联系,反映着这些要素在别处同样能被使用的事实。比如,某厂商在生产过程中,不仅会从劳动市场上雇佣一定数量的工人,从银行取得一定数量的贷款或租用一定数量的土地,而且有时还会动用自己的土地和资金,并亲自管理企业。当厂商使用自有生产要素时,也要向自己支付利息、地租和薪金,所以这笔价值也应该计入成本之中。由于这笔成本支出不如显性成本那么明显,故被称为隐性成本。
(3)经济成本=会计成本+隐性成本,因而经济成本是一个比会计成本含义更广泛、内容更丰富的概念。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经济成本几乎涉及了企业所有的经营内容和领域。在进行经济分析时,对任何一项决策,不仅要考虑该决策的会计成本,即显性成本,还必须同时计算该决策内在的一些成本,即隐性成本。只有在显性成本和隐性成本的管理上都取得了成本优势,企业才能在总成本上取得了优势,才能在激烈竞争中独占鳌头。经济成本虽然不同于会计成本,但往往以会计成本所提供的数据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