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 1.题目:虞美人
2.内容:
【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一、教学目标
1.了解李煜生平及作品风格,感受词作的艺术魅力及其艺术价值。
2.在诵读、品味的过程中,寻找意象,感悟词的意境,培养审美情趣,提高鉴赏能力。
3.理解、把握作品中蕴含的亡国之痛与故国之思。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诵读品味,寻找意象,感悟词的意境。
难点:理解、把握作品中蕴含的亡国之痛与故国之思。
三、教学过程
(一)作者导入,激发情感
课堂初始,教师讲述李煜的生平故事,引导学生感受这位帝王的情感世界,继而引入新课《虞美人》。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主探究:学生自读,读准字音,对不懂的词句借助工具书或与同桌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⒉学生听录音朗读,把握节奏、重音及感情基调。
3.教师指名学生朗读,师生对其朗读进行适当点评
4.提问:从这低沉、凄楚、悲凉的倾诉中,你能听出词人诉说了什么内容吗?
要求:学生自由朗读这首词,试着用词中的一个字概括。
明确:愁。这个“愁”可以说是全词的词眼。
过渡:现在,请大家带着我们初次听出的愁,听出的凄楚与悲凉,齐读《虞美人》,试着进入词作中去感受词人的“愁”情。
(三)研读课文,深入分析
1.“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1)提问:从这句词中我们可看出词人在愁什么?要求:学生自主体会,指名回答。
明确:对于往事的哀愁。从背景中我们可知道,词人本是一国君王,过去的时光是多么美好,有笙歌欢笑、锦衣玉食、美酒美人、尊严和自由,而这一切美好的时光都已经逝去了,如今自己却被囚禁于异国他乡,一切都回不到过去了,因此词人想到这里发出了哀愁。
(2)提问:”春花秋月”是美好的事物,作者为何希望它早点结束呢?
要求:学生结合熟悉的诗词中的“花””月”意象,讨论分析,互动交流。
明确:”春花”象征着“生命与希望”。可是此时此刻的李煜却被囚禁在异乡,失去了自由,那么,对于一个失去了自由,失去了尊严的亡国之君来说,哪里还能看到希望呢?因此看到这美好的景色,词人不是惬意反而更忧愁了。
“秋月”,月,总是那么敏感而多情,自古以来,多少离家的人,只能借千里明月遥寄相思。此时此刻的李煜也一定在望月兴叹,想起了远方的故乡吧。
”何时了”,正所谓“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春花秋月年年如期而至,可作为一个被囚禁在异国的亡国之君,这只意味着屈辱的日子也会如春花秋月一年又一年地延续下去,因而这位被囚禁的亡国之君仰头问苍天:”这样的日子何时才是尽头呢?”
(3)提问:”往事知多少”,词人想起了哪些往事呢?要求:学生结合词人前期的生活,展开想象。
明确:锦衣玉食、后宫佳丽、笙歌欢笑、尊严、自由等。
2.”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明月中。”
(1)提问:从这句词中我们可看出词人在愁什么?
明确:亡国之痛。
(2)提问:从哪些词可以看出来?这些词意味着什么?
要求:学生小组讨论,小组代表回答。
明确:小楼、东风、故国、月。
小楼:被困之所。
东风:东风即春风,预示着又一个春天来了,一年又一年过去了,而词人却依然被困于此,失去了自由。
故国:故国已不在,皇帝的身份也不在了。往事不堪回首,因此词人因亡国之痛而引发了愁情。
月:痛苦的往事不忍心想起,只有伤痛与悲哀。看到明月便想起了远在千里之外的家乡,可是自己已经回不去了,想到这里,词人的愁情便更加浓重了。
3.“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1)提问:从这句词中我们可看出词人在愁什么?
明确:青春、美好时光的逝去;物是人非的境况;身份的改变。
(2)从哪些词可以看出来?
明确:雕栏玉砌、朱颜。宫殿尚在,当年侍奉自己的宫女却红颜已老,青春不在。正如李清照词:”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但改的仅仅是朱颜吗?过去是君王,现在是囚犯,过去住的是宫殿,现在是小楼,身份一变,一切都变了改的太多太多。这一切都如“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因此词人对逝去不复返的往事发出了感慨哀叹。
4.”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提问:词人为何把愁比作江水?江水有什么特点?
要求:学生联系与”水”有关的诗词,对比分析,讨论交流。
明确:江水的特点有:浩荡奔涌,奔流不息,连绵不尽,不舍昼夜,无尽无穷。因此,把愁比作春水,显示出诗人内心积蓄已久的愁思如浩荡奔涌的江水一般释放出来,这愁又如江水不舍昼夜,奔流不息,无穷无尽。可见诗人愁情之深远与深切。
5.提问:这首词抒发了李煜的哪些愁?
要求:学生总结,指名回答。
明确:往事之叹、亡国之痛、故国之思。
指导学生入情入境地读,把自己想象成李煜,诵读时要把握感情基调和节奏。
(四)巩固拓展,提升认知
1.提问:我们于这血泪之作中感受到了李后主的亡国思家之愁,在以往学过的作品中也曾感受过许多诗人的愁情,请同学们回忆我们曾学过哪些关于“愁”的诗句,或课外搜集的有关诗句也可,并说明它们的出处。
要求:学生交流,师生共同点评。
⒉播放歌曲《虞美人》,学生小声跟唱。
(五)归纳总结,深入理解
请学生各抒己见,谈谈学了这篇课文之后的感受。教师补充升华。
(六)实际演练,分层作业
1.课下阅读李煜的《浪淘沙》(帘外雨潺潺),对比《虞美人》写一个鉴赏短评。
2.李煜作为一个文人是很出色的,但作为一位帝王,他不务朝政,纵情声色,是相当失败的,对于他的遭遇很多人认为不值得可怜,你怎么看呢?课下查阅资料,说说你的看法。
四、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