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景题

一、根据以下情境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17年4月,佘某在某市一所国家三级甲等医院治疗甲状腺结节,经二次手术治疗效果仍不理想,后经司法鉴定为医疗事故导致伤残九级,佘某遂向当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2018年1月,法院判决该医院赔偿佘某6.9万元。佘某对判决结果不满。于2018年5月向该医院提出百万赔偿。双方协商未果,佘某遂在网上扬言:“不解决就组织人员封堵医院大门”。医院保卫处向辖区派出所报告此事后,派出所立即指派民警了解情况,对佘某予以告诫,并协调当事双方通过法律途径解决纠纷。但佘某及其家属仍然于两天后组织上百人冲击医院,与医院工作人员发生冲突,佘某肆意殴打医护人员,其家属打砸医疗设施设备。

多选题

事发当日,公安机关接到指挥中心指令后,立即启动预案,调集足够警力迅速赶赴现场,形成震慑。民警依法恰当的现场处置措施有:

【正确答案】 A、B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公安基础知识。

A项正确,民警到达现场后应当立即对佘某等医闹人员采取隔离措施,避免事态进一步扩大。隔离措施能有效控制混乱局面。

B项正确,果断采取措施制止佘某及家属的打砸行为,减少损失扩大,制止违法行为继续进行。

C项错误,《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现场制止违法犯罪行为操作规程》第十二条规定:“公安民警在现场处置过程中,应当依法及时收集、固定有关证据;有条件的,应当对现场处置过程进行录音录像。民警到达现场应当立即开启执法记录仪,而不是指令医院利用视频监控设备记录现场情况。”

D项错误,不能立即组织医院方和余某等闹事方协商,现场100余人闹事方,并且发生殴打,先控制现场为主,被殴打人员进行救治为主。

故正确答案为AB。

多选题

事件平息后,公安机关积极开展细致的调查取证工作,严厉打击涉医违法犯罪,依法对事件参与人员给予区别处理。对事件参与人行为性质的认定,正确的有:

【正确答案】 C、D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刑法。

A项错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规定:“寻衅滋事罪,是指肆意挑衅,随意殴打、骚扰他人或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或者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条规定:“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是指聚众扰乱社会秩序,情节严重,致使工作、生产、营业和教学、科研、医疗无法进行,造成严重损失的行为。寻衅滋事罪和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犯罪动机不同。寻衅滋事罪是为了满足耍威风、取乐等不正常的精神刺激或其他不健康的心理需要;后者的犯罪动机是为了实现个人的某种不合理要求,用聚众闹事的形式,扰乱机关、团体、单位的正常秩序,对有关单位、机关、团体乃至政府施加压力。客观方面不同。寻衅滋事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随意殴打他人,情节恶劣的行为,或者追逐、拦截、辱骂、恐吓他人,情节恶劣的行为,或者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毁损、占用公私财物,情节严重的行为,或者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的行为;后者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聚众冲击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情节严重的行为。”本题中余某涉嫌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不符合寻衅滋事罪的犯罪构成。

B项错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五条规定:“故意毁坏财物罪,是指故意毁灭或者损坏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行为人可能是出于对财物所有人的打击报复、或嫉妒心理或其他类似有针对性的心理态度,毁坏财物使所有人的财产受到损失就是其犯罪目的。”其家属打砸医疗设施设备就是“扰乱秩序”,是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不定故意毁坏财物罪。

C项正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条规定,聚众扰乱社会秩序,情节严重,致使工作、生产、营业和教学、科研无法进行,造成严重损失的,对首要分子,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对其他积极参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积极参与者与医院工作人员发生冲突,扰乱医院秩序,构成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

D项正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条规定:“聚众扰乱社会秩序,情节严重,致使工作、生产、营业和教学、科研无法进行,造成严重损失的,对首要分子,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对其他积极参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积极参与者与医院工作人员发生冲突,扰乱医院秩序,构成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只追究首要分子和积极参加者的刑事责任,一般参与人员负治安处罚,而不是刑事处罚。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三条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警告或者二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一)扰乱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秩序,致使工作、生产、营业、医疗、教学、科研不能正常进行,尚未造成严重损失的; (二)扰乱车站、港口、码头、机场、商场、公园、展览馆或者其他公共场所秩序的; (三)扰乱公共汽车、电车、火车、船舶、航空器或者其他公共交通工具上的秩序的; (四)非法拦截或者强登、扒乘机动车、船舶、航空器以及其他交通工具,影响交通工具正常行驶的; (五)破坏依法进行的选举秩序的。 聚众实施前款行为的,对首要分子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下罚款。”

故正确答案为CD。

多选题

为对舆情进行正确引导,加强宣传沟通、消除该事件造成的负面影响,该市公安局及时召开公开警情通报会。不宜在通报会上发布的事项是: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公安基础知识。

A项正确,公安机关有权利公布案件的起因、过程。

B项正确,公安机关有权利公开对违法嫌疑人的打击查处情况。

C项错误,医院方相关人员的责任及问责情况属于医院内部情况,公安机关召开警情通报会主要针对警情情况作出情况说明,C项涉及医院内部情况,可以由医院发布情况说明。公安机关无权对外公开医院内部人员的责任及问责情况。

D项正确,公安机关的指挥部署方案是内部信息,公安机关有权利公开。

此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