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 李老师是一个年轻的数学老师,他注重学生自我学习、发现学习的培养与开发,每次授课之前都要求学生自己预习并做大量的练习,课上就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统一解答。 李老师所教班级差异化明显,有的学生领悟能力强,能够达到老师的要求;有些学生在外面上了辅导班,对老师布置的任务也能够顺利完成;有的学生把老师留下的任务告诉了家长,在家长的指导下勉强完成了任务。但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领悟能力差,达不到要求,每次都受到李老师的批评。久而久之,学生产生了负面情绪,家长也不堪重负,抱怨连连,而班里学生数学成绩两极分化越来越明显。 问题:

问答题

请对李老师的做法进行评析。

【正确答案】

李老师的做法未遵循新课程倡导的学生观、教师观;违背了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以及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相统一的教学规律。 ①新课程倡导的学生观强调学生是独特的人,每个学生都具有其自身的独特性。独特性意味着差异性,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差异,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完全、自由的发展。材料中,李老师每次授课之前都要求学生自己预习并做大量的练习,课上就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统一解答,未做到尊重学生的差异。 ②新课程倡导的教师观强调在对待教学关系上,教师应该帮助、引导。材料中,李老师只针对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统一解答,而批评未达到要求的学生,未做到帮助、引导学生。 ③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师要从课程计划、学科课程标准的统一要求出发,面向全体学生,同时又要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发展。材料中,李老师对于不同水平的学生采用同一种教学方式,这违背了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不利于学生的发展。 ④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相统一的规律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既要充分注重教师的教,也要充分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性,使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有机结合,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材料中,李老师过分强调让学生自主学习,而未注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答案解析】

问答题

谈谈在教学过程中选择教学方法的基本依据。

【正确答案】

在教学过程中选择教学方法的基本依据有以下几点。 ①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的要求。 每节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都不尽相同,需要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如果教学任务主要是让学生获得新知识,那么选择讲授法、发现法等较为合适;如果教学任务以培养学生的技能、技巧为主,那么选择练习法、讨论法、实验法等较为合适;如果教学任务是要让学生掌握一些现象、观念,获取感性认识,那么选择演示法、参观法、谈话法等较为合适。 ②课程性质和教材特点(教学内容)。 课程性质和教材特点不同,选择的教学方法也不同。例如,在物理、化学、生物等课程中,教师会经常采用演示法和实验法;在语文、外语等课程中,教师多采用讲授法和读书指导法。 ③学生特点。 教师在选择教学方法时要考虑学生的特点,主要是学生的心理特征和知识基础等方面。例如,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形象思维占优势,教学中就要较多地运用演示等直观手段;小学中、高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有了一定的发展,教学中就可以更多地运用语言描述,运用讲解法或谈话法。 ④教学时间、设备。 有些方法需要的时间较长,有些对教学设备的要求较高,教师在选择教学方法时要充分考虑这些因素。 ⑤教师业务水平、实际经验和个性特点。 教师要选择适合自己特点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确保教学过程的优化。

【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