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析题 2001年,青年阿里木只身来到贵州,摆起地摊卖羊内串。这辈子,阿里木都不会忘记刘老二,这位素昧平生的老板在他最困难的时候施以援手,借了100元给他。一次微不足道的义举。让阿里木在异乡站稳了脚跟。他的生意渐渐红火起来,收入增加了。当他得知一所小学的学生没有书包,就买了181个新书包,翻山越岭两个多小时,送到了孩子们的手中;另一所学校的41名学生交不起学杂费,他随即冒雨送去了5000元。这么多年,究竟帮助了多少学生,阿里木已经记不清了。据说每串羊肉串可以赚3毛钱,阿里木迄今捐出了15万元,相当于烤了50多万串羊肉串。阿里木当选了感动中国2012十大人物,评选委员会给他的颁奖词是,快乐的巴郎,在烟火缭绕的街市上,大声放歌。苦难没有冷了他的热心,声誉不能改变他的信念。一个人最朴素的恻隐,在人群中激荡起向善的涟漪。 请结合品德与道德的关系分析此案例。
【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