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
    背景
    某施工单位承接了南方一座双向四车道分离式隧道工程,隧道穿越的地层有:石灰岩、页岩、泥灰岩,局部夹有煤层,另外该隧道穿越一向斜构造。隧道进出口围岩为Ⅴ级,洞内Ⅲ级和Ⅳ级呈间隔分布,局部为Ⅴ级。其中左线隧道进口桩号为K17+260,设计控制标高为230.0m,隧道出口桩号为K18+070,设计控制标高为230.0m。
    中标单位的投标文件中工程量清单摘录如下。
中标单位的投标文件中的工程量清单
清单编号 工程项目 单位 数量 单价/元 合计/元
102-2 工程一切险及第三者责任险 1 300000 300000
102-3 施工标准化与安全措施费 1 A A
104 临时设施费(费率2%) 1 221356 221356
502-1-a 洞口开挖土方 m3 3132 16.68 52241.76
502-1-b 洞口开挖石方 m3 452 53.15 24023.8
502-3-a 洞口C25混凝土护面墙 m3 168 800 134400
503-1 洞身Ⅳ类围岩开挖 m3 71250 81.58 5812575
503-2 d22锚杆超前支护 m 10500 B 426930
503-3 洞身C20喷射混凝土 m3 3250 645.55 2098037.5
504-2-a C25仰拱防水混凝土 m3 5078 329.50 1673201
508-1 监控量测 1 500000 500000
  500章小计     10721409.06
    清单前言中规定,当工程量清单中工程量变化幅度在±15%以内时,其结算单价不做调整。当实际完成工程量超过清单工程数量15%时,超出部分的结算单价在清单单价基础上下降10%,反之上涨10%。该施工单位中标后进入施工阶段,为保证施工安全,在隧道掘进过程中采用了地质雷达进行地质超前预报,并成功预测出隧道中部存在一个较大的溶洞。
    施工结束时,实际完成的“503-2”工程量为12500m,“503-3”工程量为3365m3,并增加了“洞口C25喷射混凝土”124.6m3
    [问题]
问答题   左线隧道按长度划分属于哪一种?从隧道进出口标高分析,该隧道设计中宜采用哪种形式的纵坡?分别说明理由。
【正确答案】

属于中隧道。理由:隧道长度为810m。

该隧道宜采用人字坡。理由:从隧道进出口的标高分析,考虑隧道排水,宜采用人字坡;

【答案解析】

问答题   结合地质条件的描述,指出本隧道可能遇到的不良地质情况及危害有哪些?
【正确答案】

不良地质情况:向斜构造、煤层;危害:瓦斯爆炸、塌方。

【答案解析】

问答题   计算工程量清单中的A值。(安全及文明施工措施费费率根据《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办法》(财企[2012]16号)规定选取)
【正确答案】

∑各类工程的直接工程费=临时设施费/费率=221306/2%=11067800(元);根据《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办法》(财企[2012]16号)规定,公路工程安全费用提取比例已改为1.5%,所以:A=∑各类工程的直接工程费×1.5%=166017(元)。

【答案解析】

问答题   计量时,“地质超前预报”应计入工程量清单哪个“清单编号”细目中?
【正确答案】

应计入的清单编号为“508—1”。

【答案解析】

问答题   背景中施工单位采用地质雷达进行地质超前预报,其具体属于哪种地质超前预报方法?
【正确答案】

属于物探法。

【答案解析】

问答题   计算清单编号“503-2”及“503-3”的结算金额。
【正确答案】

清单编号“503—2”的结算金额计算:10500×(1+15%)=12075(m)<12500m,工程量变化幅度超过15%,所以应调价。调价部分的工程数量:12500-12075=425(m)。单价B=426930/10500=40.66(元/m)。结算金额:12075×40.66+425×(40.66×90%)=506521.95(元)。

清单编号“503—3”的结算金额计算:3250×(1+15%)=3737.5(m3)>3365m3,工程量变化幅度未超过15%,不调价。结算金额:645.55×3365=2172275.75(元)。

【答案解析】

本案例第1问主要考查隧道的分类。隧道分类的规定,特长隧道:L>3000m;长隧道:3000≥L>1000m;中隧道:1000≥L>500m;短隧道:L≤500m。本案例中隧道长度为18070-17260=810(m),故为中隧道。

由于隧道进出口标高均为230.0m,为保证隧道洞内排水,该隧道内部道路坡面应设置成中间高、两边低的人字坡,而不应是单向坡或平坡。

本案例第2问主要考查隧道地质危害。根据背景资料的描述,“石灰岩、页岩、泥灰岩,局部夹有煤层,另外该隧道穿越一向斜构造。隧道进出口围岩为Ⅴ级,洞内Ⅲ级和Ⅳ级呈间隔分布,局部为Ⅴ级。”因此,可以推断出不良地质情况有向斜构造和煤层。当隧道穿过煤层时,可能会遇到瓦斯。又根据围岩级别,推断出可能的危害还有塌方。

本案例第3问主要考查其他工程费中施工标准化与安全措施费的计算。其他工程费是指直接工程费以外,施工过程中发生的直接用于工程的费用,内容包括:冬期施工增加费、雨期施工增加费、夜间施工增加费、特殊地区施工增加费、行车干扰工程施工增加费、施工标准化与安全措施费、临时设施费、施工辅助费、工地转移费九项。临时设施费=∑各类工程的直接工程费×临时设施费费率(%)。施工标准化与安全措施费=∑各类工程的直接工程费×施工标准化与安全措施费费率(%)。本题计算的关键是求得各类工程的直接工程费,再乘以施工标准化与安全措施费费率(1.5%),即可得出施工标准化与安全措施费。而各类工程的直接工程费,可根据临时设施费除以临时设施费费率(2%)求出。

本案例第4问主要考查隧道施工测量和监控量测技术。此题表面是在问清单项目,实际上是与监控量测有关,“地质超前预报”属于一种监控量测项目。

本案例第5问主要考查工程保险。隧道地质超前预报方法主要有:地质调查法、物探法、超前钻探法、超前导洞法、水力联观测、TSP法、TGP法或TRT法。其中物探法适用于长、特长隧道或地质复杂隧道的超前地质预报,主要方法包括有弹性波反射法、地质雷达法、红外探测法、瞬变电磁法、高分辨直流电法。

本案例第6问主要考查工程量计量。工程量清单,又叫工程数量清单,它是工程招标及实施工程时计量与支付的重要依据,在工程实施期间,对工程费用起控制作用。工程量清单中所列的工程数量(也称为清单工程量),是在实际施工生产前根据设计施工图纸和说明及工程量计算规则所得到的一种准确性较高的预算数量,并不是中标者在施工时应予完成的实际的工程量。因为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因各种原因与设计条件不一致,从而产生工程量的数量变化,业主应按实际工程量支付工程费用。本题计算的关键点一是要判断实际完成的工程量与清单中工程量变化幅度是否在±15%以内;关键点二是要计算出超出部分(超过15%)的工程量,然后分别以不同的单价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