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某系统进程的状态包括运行状态、活跃就绪状态、静止就绪状态、活跃阻塞状态和静止阻塞状态。针对图所示的进程状态模型,为了确保进程调度的正常工作,(a)、(b)和(c)的状态分别为______。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解析] 请参看“进程管理”的图,如下。
[*]
单选题
如果一个索引式文件的索引节点有10个直接块,1个一级间接块,1个二级间接块,1个三级间接块。假设每个数据块的大小是512B,一个索引指针占用4B。假设索引节点已经在内存中,那么访问该文件偏移地址在6000B的数据需要再访问______次磁盘。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解析] 因为每个数据块的大小是512B,且前10块可以直接寻址,得出1~5120B范围内可以直接寻址。对于间接索引块,一个索引指针占4B,则一个索引块可以映射512/4=128个数据块,因为每个数据块的大小是512B,合计64KB。6000B-5120B=880B<64KB,所以只需一次映射就够了。因此,第1次取索引指针,第2次读数据,一共需要两次访问。
单选题
在操作系统的虚拟内存管理中,内存地址由页目录号、页号和页内偏移3个部分组成。如果页目录号占10位、页号占10位、页内偏移占12位,那么______。
- A.页大小是1K,一个页目录最多4K页
- B.页大小是2K,一个页目录最多2K页
- C.页大小是2K,一个页目录最多1K页
- D.页大小是4K,一个页目录最多1K页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解析] 已知内存地址由页目录号、页号和页内偏移3个部分组成,页目录号占10位,所以一个页目录最多210=1K页。因为页内偏移占12位,即页的大小为212=4K。
单选题
计算机系统中硬件层之上的软件通常按照3层来划分,如图所示,图中①②③分别表示______。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请参看“操作系统概论”的图,如下。
[*]
单选题
采用微内核结构的操作系统提高了系统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______。
- A.并增强了系统的可靠性和可移植性,可运行于分布式系统中
- B.并增强了系统的可靠性和可移植性,但不适用于分布式系统
- C.但降低了系统的可靠性和可移植性,可运行于分布式系统中
- D.但降低了系统的可靠性和可移植性,不适用于分布式系统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解析] 微内核操作系统结构是20世纪80年代后期发展起来的,其基本思想是将操作系统中最基本的部分放入内核中,而把操作系统的绝大部分功能都放在微内核外面的一组服务器中实现。这样使得操作系统内核变得非常小,自然提高了系统的可扩展性,增强了系统的可靠性和可移植性,同时微内核操作系统提供了对分布式系统的支持,融入了面向对象技术。虽然微内操作系统具有诸多优点,但它并非完美无缺,在运行效率方面它就不如以前传统的操作系统。
从上述特点来看,本题应选A。
单选题
在虚拟存储器中,辅存的编址方式是______。
- A.按信息编址
- B.按字编址
- C.按字节编址
- D.按位编址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解析] 虚拟存储器必须建立在主存—辅存结构上,但一般的主存—辅存系统并不一定是虚拟存储器,虚拟存储器与一般的主存—辅存系统的本质区别如下:
●虚拟存储器允许人们使用比主存容量大得多的地址空间来访问主存,非虚拟存储器最多只允许人们使用主存的整个空间,一般只允许使用操作系统分配的主存中的某一部分空间。
●虚拟存储器每次访问主存时必须进行虚、实地址的变换,而非虚拟存储系统则不必变换。
虚拟存储技术实际上是将编写程序时所用的虚拟地址(逻辑地址)转换成较小的物理地址。在程序运行时,随时进行这种转换。为了便于主存与辅存之间信息的交换,虚拟存储器一般采用二维或三维的复合地址格式。采用二维地址格式时,将整个存储器划分为若干页(或段),每个页(或段)又包括若干存储单元。采用三维地址格式时,将整个存储空间分为若干段,每段分为若干页,每页又包括若干存储单元。根据地址格式不同,在虚拟存储系统中,基本信息传送单位可采用段、页或段页等几种不同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