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滞胀? 并举出治理滞胀的例子。
(1) 滞胀的含义
滞胀又称为萧条膨胀或膨胀衰退, 是指经济生活中同时出现了生产停滞、 失业增加和物价水平居高不下的现象, 它是通货膨胀长期发展的结果。 可以用总供求模型分析滞胀状态。
从图4(a) 中可以看到, 短期的收入和价格水平的决定有两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是: AD是总需求曲线, AS S 是短期总供给曲线, 二者交点E决定的收入或产量为Y, 价格水平为P, 二者都处于很低的水平。 这种情况表示经济处于萧条状态。 第二种情况是: 当总需求增加, 总需求曲线从AD向右移动到AD′, 短期总供给曲线ASS和新的总需求曲线AD′的交点E′决定的产量或收入为Y′, 价格水平为P′, 二者都处于很高的水平, 这种情况表示经济处于高涨状态。
图4(a) 总供求分析对滞胀的解释
现在假定短期总供给曲线由于受到供给冲击(如石油价格和工资等提高) 而向左移动, 但总需求曲线不发生变化。 在这种情况下, 短期收入和价格水平的决定可用图4(b) 表示。
在图4(b) 中, AD是总需求曲线, ASS是短期总供给曲线, 二者交点E决定的产量或收入为Y, 价格水平为P。 现在出现供给冲击, ASS 左移到ASS ′, 与总需求曲线AD交于E′, E′点所决定的产量为Y′, 价格水平为P′。 这个产量低于原来的产量,而价格水平却高于原来的价格水平, 这种情况表示经济处于滞胀状态, 即生产停滞和通货膨胀结合在一起的状态。
图4(b) 总供求分析对滞胀的解释
(2) 治理滞胀的对策
在政策主张上, 主流学派经济学家认为, 虽然经济在长期内可以处在充分就业的均衡状态, 总需求增加只是提高了价格水平, 而不改变产量或收入, 如图5所示。但短期内的萧条和过度繁荣是不可避免的, 仍然可以给社会带来损失。 因此, 有必要执行凯恩斯主义的经济政策, 以熨平萧条和过度繁荣所带来的经济波动, 使经济持续处于稳定的充分就业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