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题   简述并评价隋炀帝为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而做出的努力。
 
【正确答案】隋炀帝杨广(569年~618年),在做晋王时就南征北战,南灭陈国,北破突厥,为隋朝的统一做出了贡献。登基为帝后,他巩固国家统一、开疆扩土的意识更加强烈。 (1)隋炀帝做出的一系列努力: ①营建东都 大业元年(605年)隋炀帝下诏营建东都洛阳,大业四年(608年)完成,随后迁都于此,并在洛口、回洛等地兴建大粮仓以备荒年时所使用。此举加强了对于有着割据倾向的北齐旧境的威慑,使关东地区颠覆政权的危险大大降低。 ②开凿运河 为了控制江南广大疆域,使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丰富物资运往洛阳。从公元605年起,隋炀帝下令开凿大运河,先后开凿了以洛阳为中心,北起涿郡,南到余杭的近3000公里的水道,将钱塘江、长江、淮河、黄河、海河连接起来,成为中国古代南北交通的大动脉。 ③经营西域 大业五年(609年),隋炀帝率大军亲征吐谷浑,设置河源、西海、鄯善、且末四郡,加强了对丝绸之路的控制,进一步促成了甘肃、青海、新疆等大西北成为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隋炀帝到达张掖之后,西域二十七国君主与史臣纷纷前来朝见,表示臣服,隋朝国威远播西域。 ④联系台湾 隋炀帝派朱宽、何蛮、陈棱等先后三次去台湾,加强了大陆与台湾的联系。 ⑤控制海南 隋炀帝,在海南岛上分置儋耳、珠崖、临振三郡,加强对该地区的管理。 ⑥巩固北疆 隋炀帝巡视北方时,征调北方人民经太行山开凿驰道达并州,并向附属的突厥族启民可汗要求突厥民众协助开凿驰道。早在隋文帝时期,在朔方、灵武等地修筑长城。608年隋炀帝出巡榆林时动员壮丁百余万人,于榆林至紫河(今内蒙古、山西西北长城外的浑河)开筑长城以保护突厥启民可汗。 (2)评价: ①隋炀帝一系列巩固多民族国家的努力是建立在隋朝强盛国力的基础之上的。开皇年间,隋文帝在军事上推行和改革府兵制度;在经济上,实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减轻农民生产压力,采取“大索貌阅”和“输籍定样”等清查户口措施,以增加财政收入。这都成为隋炀帝大规模建设和征战的基础。 ②隋炀帝的一系列措施,对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意义重大,自西晋末年以来长达近300年的分裂局面不但结束,而且在此后一段相当长的时间内没有出现分裂,这都与隋炀帝的努力不无关系。但他好大喜功,急于求成,不恤百姓,不重民生。他的大规模建设和征战大大消耗了民力物力,超出了当时社会的承受力。大量士兵、民夫死于战场和劳役,由于农村中极度缺乏劳力和耕畜,大量土地荒芜,社会经济受到严重破坏,人民难以生活下去,最终引发了隋末民变。隋炀帝的统治在动荡中岌岌可危,最终为叛将所弑。
【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