棘轮效应
棘轮效应由美国经济学家杜森贝利(J. S. Duesenberry) 在《收入、 储蓄的消费行为理论》 中提出。 杜森贝利认为, 消费者易随收入的提高增加消费, 但不易随收入之降低而减少消费, 以致产生有正截距的短期消费函数, 这种特点被称为“棘轮效应”, 即上去容易下来难。
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奠基人凯恩斯主张消费是可逆的, 即绝对收入水平变动必然立即引起消费水平的变化。 针对这一观点, 杜森贝利认为这实际上是不可能的,因为消费决策不可能是一种理想的计划, 它还取决于消费习惯。 这种消费习惯受许多因素影响, 如生理和社会需要、 个人的经历、 个人经历的后果等。 特别是个人在收入最高期所达到的消费标准对消费习惯的形成有很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