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选择强化动力和减少阻力的路径
公共行政组织变革取得成功的关键在于,不让那些导致反对变革的因素发挥作用,最大限度地缩小反对变革的力量,使变革的阻力尽量降低。公共行政组织变革的过程,就是增强动力与克服或减少阻力的过程。其基本对策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客观分析变革的动力与阻力的强弱。实际上变革的动力和阻力并不是各自分开的,而是相互作用和影响着,形成一个错综复杂的力场,并在不断地保持着动态平衡。所以公共行政领导者应全面地了解变革的阻力和压力的相互作用关系,才能保持系统的稳定而不致发展到欲速则不达的地步。
二是精心设计方案,加强改革宣传。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认识现实中的问题,制定合理而完善的方案,是保证改革成功的基本前提。同时,改革前的宣传工作十分重要,它可以起到安民告示和意见沟通的双重作用。让人们在改革前就进行充分的沟通与讨论,这既有助于宣传改革的意义,清除人们的误解,又有助于制定合理的改革方案。
三是进行人事调整,做好组织保证。在进行重大的公共行政组织改革与发展之前对公共行政组织中某些关键性职位进行人事调整,以便从宏观的组织体系上保证未来的改革与发展能够顺利进行。但同时这种人事调整范围不宜过宽,以期最大限度地减少因改革和发展而带来的振荡。
四是提高普通工作人员对公共行政组织变革的参与程度。社会心理学研究表明,参与组织管理和变革活动有多方面的作用,既可以吸收和集中普通工作人员的智慧,又可以增强他们的心理满足感和成就感,减少思想阻力,从而促进变革顺利进行。加强思想交流和信息沟通,对出现的问题尽量采取民主协商的方式解决,从而尽量降低组织变革的阻力,推动变革前进。
五是正确运用组织动力,消除对变革的抵制心理。首先,行政领导者和下级人员形成对变革的共同的认识,认清变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在组织内形成要求变革的强大力量,促使人们自觉去变革;其次,培养对公共行政组织变革的强烈归属感,领导者通过各种形式和途径在组织中形成归属感;第三,力争公共行政组织变革的目标与公共行政组织的共同目标最大限度地重合或协调,便于有效影响组织成员的态度与行为;第四,利用组织中良好的规范对抵制变革的个别成员施加压力,迫使他们遵从组织行为。
六是强化革新行为。其主要方法是要对表现出新态度、新行为的团体和个人给予积极的宣传和充分的肯定。公共行政组织的宣传和肯定对于新态度、新行为的继续存在和扩散效用是十分重要的。对在公共行政组织变革中作出了突出成绩的团体或个人,还应当给予特别的宣传和肯定。在这方面,公共行政组织的公开的变革态度和倾向性,尤其是组织高层领导人的公开的变革态度和倾向性,往往是克服或抑制变革阻力的一个重要因素。
七是折衷妥协。在变革阻力较为强大且持久,而公共行政组织又必须进行某种变革的情况下,公共行政组织将不得不接受现实的压力,放弃较高的目标期望值,以降低目标的方式来换取有限目标的实现,即折衷妥协。这比完全不能实现变革目标还是进了一步。在实践中,折衷妥协一般表现为公共行政组织迫于某一种情境压力而放弃某一目标,同时作为交换,而坚持和强调另一目标。
八是提高领导者的自身素质,完善领导行为方式。这些也对克服个人和组织方面的阻力有较大影响。公共行政领导者作风正派、大公无私、秉公办事,具有较高的群众威信,其言行就易于对广大普通行政人员产生较大影响力和积极的心理效应,提出的变革主张也易于为他们接受和肯定。反之,若领导者拉帮结派,搞不正之风,甚至以权谋私,则会引起广大普通行政人员的反感,加大心理差距,由他们提出的变革措施就难于产生积极反应,甚至引起抵触。
九是妥善安置因改革而受到冲击的人员。来自于因改革而受到冲击、或可能受到冲击的人员的抵制,往往是造成公共行政组织改革与发展活动夭折的主要因素。因此在变革以前和变革之中都要慎重而妥善地考虑如何安置那些因改革和发展而被触动切身利益的人,同时,要设法使其中能继续工作的人员安心工作,以减少来自于利益方面的阻力,保证改革与发展的顺利进行。
十是采取正确的变革方式。公共行政组织变革能否确定一个有效、合理的方式,直接决定了变革阻力的大小,进而决定了变革的成败与否。根据客观环境的要求以及组织内部变革的迫切程度,一般有如下三种公共行政组织变革的方式可供选择:(1)革命性方式,即一举打破原状,抛弃旧的一套而断然采取新的办法。(2)渐进性方式。即采取逐渐演变、过渡的办法,在原有的框框内作些小改小革。(3)计划性变革方式。即采取系统发展、统筹解决的办法,在充分的理论准备和经验总结的基础上,拟定变革的方案,经有关人员共同研究,分析修改,建立变革的系统模型,确定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然后一步步实施,最终达到公共行政组织高效化、最佳化状态,完成公共行政组织的任务。
【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