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解析】根据《抗规》第9.2.10条,
交叉支撑可按受拉构件设计
平面内计算长度为0.5l
br
=8116mm
长细比
根据λ=163查《钢规》表C-2,得压杆稳定系数φ=0.267
根据《抗规》第9.2.10条
单肢轴力
强度设计值
因此,正确答案为C
本题主要考查柱间支撑的计算,本题考点,对于工业厂房,地震作用下交叉支撑:不需计算压杆的承载力。
1.对于支撑受力而言,当支撑对中的压杆产生屈曲,支撑对仍然具有承载力及延性,因此,《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第9.2.10条规定,支撑考虑拉压杆共同作用,地震作用及验算按拉杆计算。
2.试验研究表明,在往复荷载作用下,成对设置的支撑受压承载力将根据其长细比的不同产生程度不同的折减:
1)当支撑长细比不大于

时,受压承载力基本不折减;
2)当支撑长细比大于

且不大于

时,折减系数大致在0.3~1之间
3)当支撑长细比大于

时,折减系数约为0.3。
大部分交叉支撑的长细比在

至130之间,此时折减系数约为0.3。
3.《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第9.2.10条规定,计算拉杆内力时,支撑压杆卸载系数宜取0.3,值得注意的是,规范计算拉杆内力时采用内力分配模式,此时假定的压杆内力可能比受压承载力大,以本题为例,支撑受压承载力为0.3φ
i
A
br
f
y
=0.3×0.267×1569×215=27kN,而按力分配压杆得到的力为

400000=43kN,由于压杆承载力与拉杆相比很小(大部分不超过10%),因此,虽然内力与承载力概念不同,但对拉杆内力计算结果影响可忽略不计。
4.另外,《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第9.2.10条规定受拉支撑在地震作用下应力比不宜大于0.75,其本质是考虑由于支撑结构延性较差,按小震计算的承载力要求增加了25%。
5.错误答案分析
1)答案A
直接进行强度计算
单肢轴力
强度设计值
2)答案B
没有计算换算斜杆内力
单肢轴力
强度设计值
3)答案D
计算压杆稳定应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