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课题】传统民居的艺术魅力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我国传统民居的形式和特点,学会欣赏传统民居的艺术魅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方式搜集我国传统民居图片,体验并感受美术活动的乐趣。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激发对民族传统艺术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感受传统民居的艺术魅力。
教学难点:认识种类多样的传统民居,区分不同地区的民居特色。
【教具准备】
演示文稿、多媒体器材。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教师挑选并展示一组窑洞的图片进入本节课,并对同学们提出问题:这些造型特别的建筑有什么居住优点?大家觉得这些朴实的窑洞外形好看吗?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回答问题,教师总结。由此引出板书《传统民居的艺术魅力》。
(二)欣赏入门,直观感知
1.教师展示福建土楼与广东开平碉楼的图片,提问:它们有哪些相同及不同之处?
学生讨论回答,教师总结:从外形上看,福建土楼是圆形的,广东开平碉楼是长方体楼式建筑;从构成要素上看,福建土楼中心为内庭院,安置有厅堂、水井、厨房等公用设施,楼上是统一规格的卧房,并以走廊相连。碉楼上部则运用外国建筑的穹顶、山花、柱式等建筑元素。福建土楼和碉楼在居住之外都有一定防御功能,它们都饱含古代劳动人民对家园的热爱。
2.教师展示北京四合院图片,提问:四合院有几个组成部分?有哪些寓意?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北京四合院分为正房、厢房、中心院落、中门、大门。四面房子都朝中心院落打开,给居住者一种和和美美,其乐融融的感受。
(三)小组讨论,思考练习
教师继续展示上海石库门、蒙古包、藏族碉楼的图片,提问:传统民居的美感来源于哪里?学生从造型、寓意、色彩、居住功能等方面进行分组讨论。
学生自主发言,教师总结:传统民居因地制宜,具有独特的地方特色,造型流畅,兼具舒适性和实用性。
(四)拓展欣赏,发挥个性
教师提供更多传统民居图片,让每个小组选出自己喜欢的民居进行讨论:如果让你选择,那么你愿意住哪种民居?从多角度分析这种民居的艺术特点。
讨论结束,学生推荐代表发言,教师进行总结:传统民居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蕴含丰富的文化精神。传统民居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值得我们尊重与传承。
(五)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师生共同回顾本节课学到的传统民居相关知识内容。鼓励学生和父母一起周末到附近古镇欣赏传统民居,感受它的独特美感。
【板书设计】
传统民居的艺术魅力
北京四合院:正房、厢房、中心院落、中门、大门
福建土楼:水井、祖堂、房间、侧门、大门门厅
广东开平碉楼:穹顶、山花、柱式
【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