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小学的时候很爱提问。有一次,老师讲《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时说:“诗人春天好睡觉,一觉醒来,连天亮了都不知道。”我便举手问老师:“既然 诗人睡得连天亮了都不知道,那他怎么知道夜里的风雨声呢?”老师不以为然地说:“早晨醒来看看外面不就知道了。”我还想提问,老师环顾全班同学问:“你们觉得是老师说的对还是他说的对?” 全班同学毫不犹豫地说:“老师对。”我有些惭愧地坐下,心里对自己的判断产生了怀疑。后来上了初中,我便不再提问了,不再是大家眼里的“炸刺”。问题:请根据关爱学生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及 蕴含的思想观念,分析说明本例教师的表现会产生什么危害。教师应该怎样处理这样的问题?_____
关爱学生是师德的灵魂,指教师必须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的良师益友。材料中教师的做法没有遵守关爱学生的道德规范。这样做的主 要危害有:容易束缚或压抑学生思考和探讨问题的主动性,伤害学生的自尊、人格,难以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材料中的学生感到非常尴尬,怀疑自己,甚至不敢继续提问,这些都说明了学生思考问题 的主动性受到了打击,学生的自尊心受到了伤害。教师的正确做法应该是:对学生动脑思考、爱提问题的行为给予肯定,并以此激活全班同学的思考和讨论,共同探求合理的结论。这是师德的要求,也 是新课程改革理念下的师生观的必然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