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题
《大清光绪新法令》第一册:“时处今日,惟有及时详晰甄核,仿行宪政,大权统于朝廷,庶政公诸舆论,以立国家万年有道之基。”
《大清法规大全宪政部》:“宪法者所以巩固君权,兼以保护臣民者也。臣等谨本斯义,辑成宪法大纲一章,首列大权事项,以名君为臣纲之义,次列臣民权利义务事项,以示民为邦本之义。虽君民上下处于法律范围之内,而大权仍统于朝廷广。”
请运用中国法制史的知识,结合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问答题
第一段文字反映的是什么事件及指导原则是什么?
【正确答案】第一段文字反映了清末清政府为挽救危局欲仿行西方宪政。
【答案解析】[考点] 清末预备立宪 本题考查法制史的相关内容,即清末预备立宪的知识点。考生应在理解清末预备立宪的背景和“大权统于朝廷,庶政公诸舆论”的指导原则下,分析题干中给出的论述的意思,重点把握它的指导原则。本题有一定的难度,要求考生在准备法制史的考试时,重点理解各个时期法律制定与修改的历史背景,以助于答题。
问答题
文字反映的立法宗旨和实质是什么?阐述第二段文字中“宪法大纲”的主要内容和特点,并进行评价。
【正确答案】《钦定宪法大纲》分为正文“君上大权”和附录“臣民权利义务”两部分。第一部分规定了皇帝至高无上的地位,“大清皇帝统治大清帝国,万世一系永永遵戴”“君上神圣尊严,不可侵犯”。君主在立法、行政、司法、统率军队、宣布战争与媾和、宣布戒严等方面拥有绝对权力,并在许多条文之后加上“议院不得干涉”“皆非议院所得干预”等词语,以保障皇权、限制议会的权力。第二部分规定了臣民纳税、服兵役、遵守法律诸项义务以及抄自日本宪法中的一些臣民权利。但对于每项臣民权利,均以“在法律范围内”作为限制语,并规定“皇帝得以诏令限制臣民之自由”。 《钦定宪法大纲》无论在结构形式上还是条文内容上,都体现了“大权统于朝廷”的精神。其最突出的特点就是皇帝专权,人民无权。其实质在于给君主专制制度披上“宪法”的外衣。但《钦定宪法大纲》对于皇权的“法定”和关于臣民权利与义务的第一次明确规定,对于启发民智,培养近代法律意识具有一定的意义。
【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