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
甲公司为上市公司,该公司内部审计部门在对其2012年度财务报表进行内审时,对以下事项的会计处理提出疑问:
(1)2012年4月25日,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债务重组协议,约定将甲公司应收乙公司货款5000万元转为对乙公司的出资。经股东大会批准,乙公司于4月30日完成股权登记手续。债务转为资本后,甲公司持有乙公司30%的股权,对乙公司的财务和经营政策具有重大影响。该应收款项系甲公司向乙公司销售产品形成,至2012年4月30日甲公司已计提坏账准备800万元。2012年4月30日,乙公司30%,股权的公允价值为4800万元,乙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为17000万元(含甲公司债权转增资本增加的价值),除100箱M产品(账面价值为600万元、公允价值为1000万元)外,其他可辨认资产和负债的公允价值均与账面价值相同。
2012年5月至12月,乙公司发生净亏损800万元,除所发生的800万元亏损外,未发生其他引起所有者权益变动的交易或事项。至2012年年末,甲公司取得投资时乙公司持有的100箱M产品中已对外出售60箱。
2012年10月2日,乙公司向甲公司销售一批商品,售价为200万元,增值税税额为34万元,成本为160万元,至2012年12月31日,甲公司尚未将上述商品对外出售。
2012年12月31日,因对乙公司投资出现减值迹象,甲公司对该项投资进行减值测试,确定其可收回金额为3920万元。
甲公司对上述交易或事项的会计处理为:
借:长期股权投资一成本4200
坏账准备800
贷:应收账款 5000
借:投资收益 240
贷:长期股权投资一损益调整 240
借:资产减值损失 40
贷: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 40
(2)2012年1月1日,甲公司取得丙上市公司(以下简称丙公司)限售流通股100000万股,实际支付款项500000万元,占丙公司20%的股份,在丙公司董事会中有两名董事(丙公司董事会成员由11人组成),该股票禁售期为2年。
2012年1月1日,丙公司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为2400000万元(与公允价值相等)。2012年丙公司实现净利润200000万元,无其他所有者权益变动。2012年12月31日,丙公司股票每股收盘价为7元。甲公司和丙公司2012年未发生内部交易。甲公司将该投资作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核算,2012年甲公司对上述交易或事项的会计处理为: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 500000
贷:银行存款 500000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200000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200000
要求:根据资料(1)和(2),分别判断甲公司会计处理是否正确;如不正确,简要说明理由,并编制更正有关差错的会计分录(有关差错更正按当期差错处理,不要求编制结转损益的会计分录)。
【正确答案】[答案]
事项(1)甲公司会计处理不正确。
理由:长期股权投资为企业合并以外方式取得并因对乙公司有重大影响而应按权益法核算,那么取得长期股权投资应按公允价值入账,并与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份额比较,确定是否调整初始投资成本;同时,以考虑投资时被投资单位资产公允价值和账面价值的差额对当期损益的影响及内部交易等因素调整后乙公司的净利润确认投资收益。
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为4800万元,因小于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份额5100万元(17000×30%),其差额300万元应凋整长期股权投资和营业外收入。
2012年5~12月乙公司调整后的净亏损=800+(1000-600)×60%+(200-160)=1080(万元)。
甲公司2012年应确认的投资损失:1080×30%=324(万元)。
2012年12月31日甲公司调整后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余额=4800+300-324=4776(万元),应计提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4776-3920=856(万元)。
更正分录如下:
借:长期股权投资—成本600(4800-4200)
贷:资产减值损失 600
借:长期股权投资—成本 300
贷:营业外收入 300
借:投资收盗 84(324-240)
贷:长期股权投资一损益调整 84
借:资产减值损失 816
贷: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816(856-40)
事项(2)甲公司会计处理不正确。
理由:甲公司能够对丙公司施加重大影响,应将该投资划分为长期股权投资并采用权益法核算。
更正分录如下:
借:长期股权投资—成小 500000
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 500000
借: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200000
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200000
借:长期股权投资一损益调整
40000(200000×20%)
贷:投资收益40000
【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