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解析】[范文] 个体与集体相互成就
森林的郁郁葱葱来自每棵树的苍翠,海洋的广阔无限来自每滴水的汇集,人类世界的“集体”概念与上述自然现象有共通之处。如何建立一个具有凝聚力,不断发展壮大的集体,关键在于把握集体与个体的辩证关系。
集体是众多互异个体的集合,个体的差异性应当得到尊重。郑板桥独特的字体以“歪体”著名,不整齐的字迹又硬又小,与传统书法艺术中强调的大气与端庄相违背。然而艺术鉴赏家们却将“板桥体”纳入了优秀书法文化,与王羲之的行书、颜真卿的楷书齐名。包容不同美感的字体丰富了书法艺术,发展了书法艺术。故曰:尊重个体差异性有利于集体生存。
强大的包容性是集体生存、发展的前提。尊重个体,是否就能把个体融入集体呢?还不行,还需要强大的包容性。集体容纳个体,不能是敬而远之的尊重,更需要广开大门的包容。民国时期,“红学”研究处于起步状态,以蔡元培为代表的一派名士主张用猜谜语的形式解读精妙的红学。胡适则直接表示对该理论的质疑与不认可。他苦心钻研大量书籍文献寻求佐证依据,却愁于缺一本详注。蔡元培听说其难处后,主动将最珍爱的一版《红楼梦》详注托人寄给胡适,帮助其完成辩驳文章的写作。蔡元培一派红学研究者们以开放包容的心态迎接新观点,使这一学说不断获得丰富与充实,渐臻完美。由此观之,包容性能使集体得以进步发展。
集体是个体的栖息地,个体应承担起应有的责任。如果一个集体中都是坐在路边鼓掌的观众,谁来带领集体开拓未知的路途?因此,个体需要积极地自我完善,力求向上,力求逐远。这样集体才能发展,个体才能随之发展。皮之不存,毛将焉附?集体不存在,个体也无法存在。作为个体,应明白自身利益与集体利益是一致的,正所谓“没有国,哪有家?”如果为自己的利益而伤害集体或集体中其他个体的利益,最终也会伤害自己的利益。
只有包容个体差异,集体才能得到生存和发展。只有主动适应集体环境,个体才能融入集体。把握集体与个人的辩证关系,才能铸造一个强大的集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