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某扩建工程的边柱紧邻既有地下结构,抗震设防烈度8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3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基础采用直径800mm泥浆护壁旋挖成孔灌注桩,图为某边柱等边三桩承台基础图,柱截面尺寸为500mm×1000mm,基础及其以上土体的加权平均重度为20kN/m3
提示:承台平面形心与三桩形心重合。
单选题 地基土层的判断
假定地下水位以下的各层土处于饱和状态,②层粉砂A点处的标准贯入锤击数(未经杆长修正)为16击,图给出了①、③层粉质黏土的液限WL、塑限WP及含水量WS。试问:下列关于各地基土层的描述中,何项是正确的?
  • A.①层粉质黏土可判别为震陷性软土
  • B.A点处的粉砂为液化土
  • C.③层粉质黏土可判别为震陷性软土
  • D.该地基上埋深小于2m的天然地基的建筑可不考虑②层粉砂液化的影响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解析] 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根据《抗规》(GB 50011—2010)第4.3.4条,得β=0.8,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3g,查《抗规》表4.3.4,得N0=16,ds=1+3+1=5(m),dw=3m;粉砂土,ρc=3。
根椐《抗规》第4.3.4条,液化判别标贯击数临界值
[*]
N0=16<Ncr=18.3,则A点处粉砂为液化土,选项B正确。
③层粉质黏土的塑性指数Ip=35.1-22=13.1<15
Ws=28%<0.9WL=0.9×35.1%=31.59%
根据《抗规》第4.3.11条,故不能判别为震陷性软土,选项C错误。
根据《抗规》第4.3.3条第3款,du=4m,查《抗规》表4.3.3,得d0=8m,
du=4m<d0+db-2=8+2-2=8(m),不满足《抗规》式(4.3.3-1);
dw=2m<d0+db-3=8+2-3=7(m),不满足《抗规》式(4.3.3-2);
du+dw=4+2=6(m)<1.5d0+2db-4.5=1.5×8+2×2-4.5=11.5(m),不满足《抗规》式(4.3.3-3);
根据《抗规》第4.3.3条第3款,故须考虑液化影响,选项D错误。
(1)抗震设防烈度8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3g,设计地震分组第一组;(2)如题中图。
[考点] (1)判别震陷性软土;(2)是否考虑液化影响。
单选题 地震作用效应和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作用于桩的竖向力
地震作用效应和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上部结构柱作用于基础顶面的竖向力F=6000kN,力矩M=1500kN·m,水平力为800kN。试问:作用于桩1的竖向力(kN)最接近于下列何项数值?
提示:等边三角形承台的平面面积为10.6m2
  • A.570
  • B.2100
  • C.2900
  • D.3500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解析] 柱中心至承台中心的偏心距[*] M=1500+800×1.5-6000×0.993=-3258(kN·m) 根据《地规》(GB 50007—2011)式(8.5.4-2), [*] (1)地震作用效应和荷载效应标准组合;(2)提示。 [考点] (1)偏心距的计算;(2)作用于桩1的竖向力的计算。
单选题 单桩竖向抗震承载力特征值
假定粉砂层实际锤击数与临界标准锤击数之比在0.7~0.75之间,并考虑承受全部地震作用。试问:单桩竖向抗震承载力特征值(kN)最接近下列何项数值?
  • A.4000
  • B.4500
  • C.8000
  • D.8400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解析] 根据《抗规》(GB 50011—2010)第4.4.3条第2款,桩承台满足承台底面上、下分别有厚度不小于1.5m、1.0m非液化土层的要求,桩全部承受地震力时,
[*],ds=6m<10m,折减系数[*]
frk=12MPa≤15MPa,软岩[*]
泥浆护壁桩,根据《桩规》(JGJ 94—2008)第5.3.9条,桩嵌岩段侧阻和端阻综合系数ξr=0.95
QrkrfrkAp=0.950.95×12000×3.14×0.42=5727(kN)
[*]
Quk=Qsk+Qrk=754+5730=6484(kN)
抗震承载力特征值[*]
(1)实际锤击数与临界标准锤击数之比;(2)考虑承受全部地震作用。
[考点] (1)嵌岩桩;(2)砂土液化对桩承载力的影响;(3)桩极限承载力与特征值之间的关系和桩的抗震承载力调整系数。
单选题 预制桩设计与施工
关于预制桩的下列主张中,何项不符合《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和《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的规定?
  • A.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地区,不宜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管桩
  • B.对于饱和软黏土地基,预制桩入土15d后方可进行竖向静载试验
  • C.混凝土预制实心桩的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0%及以上方可起吊
  • D.采用锤击成桩时,对于密集桩群,应自中间向两个方向或四周对称施打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解析] 根据《桩规》(JGJ 94—2008)第3.3.2条第3款,选项A正确; 根据《地规》(GB 50007—2011)附录Q.0.4,对于饱和软黏土不得小于25d,选项B错误; 根据《桩规》第7.2.1条第1款,选项C正确; 根据《桩规》第7.4.4条第1款,选项D正确。 [考点] (1)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的地区是否可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管桩;(2)预制桩竖向静载试验的时限;(3)混凝土预制实心桩的起吊混凝土强度;(4)锤击打桩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