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双层的结构由其脂质分子的特殊性质所决定,假如出现下列情况之一,将会怎样?
    (1)假定磷脂只有一条烃链而非两条;
    (2)假定烃链比正常的短,例如只有10个碳原子长;
    (3)假定所有的烃链都是饱和的;
    (4)假定所有的烃链都是不饱和的;
    (5)假定双层含有混合的两种脂质分子,一种具有两条饱和的烃尾,另一种具有两条不饱和的烃尾;
    (6)假定每个脂质分子通过其中一条烃链的末端碳原子与相对单层的一个脂质分子共价连接。
 
【正确答案】(1)若磷脂只有一条烃链而非两条,会与去垢剂结构相同。脂质头的直径比烃尾直径大的多,因而该分子的形状是圆锥形而不是圆柱形,分子聚集一起形成微团而不是双层。 (2)若烃链比正常的短,形成的脂双层更具有流动性。脂双层也更不稳定,这是由于较短的烃尾疏水性较弱,因此驱使形成脂双层的力量减弱。 (3)若所有的烃链都是饱和的,则形成的脂双层具有很弱的流动性,这是因为饱和烃使脂双层的流动性减弱。 (4)若所有的烃链都是不饱和的,形成的脂双层更具有流动性。由于这些脂质分子在一起聚集得不太紧密,有较多的间隙,因此该脂双层对水溶性小分子的通透性有所增加。 (5)若双层含有混合的两种脂质分子,一条具有两条饱和的烃尾,另一条具有两条不饱和的烃尾,脂双层中饱和的脂质分子会趋向于相互聚集,非常紧密地聚集在一起并形成流动性大大降低的与周围不同的小区域,这样脂双层在其表面不再有均一的性质。 (6)若每个脂质分子通过其中一条烃链的末端碳原子与相对单层的一个脂质分子共价连接,形成的脂双层会具有更稳定的性质。所有的脂质分子均跨越整个膜,脂质分子的两个头部基团各暴露于一个表面。在嗜热菌的膜内即存在这样的脂质分子,嗜热菌之所以能生存在接近沸腾的水温中,是因为它们的脂双层中的两个单层被共价连接成一个单层的膜,在高温中不像通常的脂质的脂双层一样裂开。
【答案解析】